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新闻 >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 八成父母一年仅回家一次
http://wmf.fjsen.com 2010-08-13 16:16   来源:农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教育态度方面,严重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只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非但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因为爷爷奶奶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容易使孩子性格放纵,不服管教;而亲戚仅仅希望维持留守子女的生活,能有所交待就可以了,因此也是疏于管教。甚至有些孩子还产生了“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的性格特征。

安全健康隐患凸现。众所周知,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复杂,安全隐患诸多。对留守子女来讲,安全、法律和生理、饮食健康等方面知识是他们安全防范以及保护自我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对留守子女调查结果中显示他们严重匮乏该类知识。农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安全健康观念非常淡漠,对生理知识方面难以启齿。这些因素导致了留守子女安全健康知识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留守子女缺乏防范生活隐患的武器,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必然会面临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每年的暑假期间,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监护不力,致使孩子出现溺水或突发事故死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严重威胁着留守子女的健康安全。

教育网络缺失,教育理念落后。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问题。教育本身是一个网络的概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农村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较薄弱,这也是留守子女教育状况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留守子女本身缺乏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没有给予相应补充。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受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及农村基层教师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全方面教育效果甚微。再加上有的乡村学校应试性过强,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甚至连倾诉的渠道都没有,更加孤立无助。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