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蒙了,怎么回事?
原来照片只照了半身,她们在镜头拍摄不到的地方做了手脚,弯弯腿就成。张洁想让孩子们明白,媒体上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这所鼓楼脚下、藏在北京旧城保护区深处的学校——黑芝麻胡同小学,所在的南锣鼓巷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街区之一。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着中国大陆第一次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
简单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教会孩子如何与媒介相处的课程。从1989年开始,媒介素养成为英国公立学校的必修课。1999年,美国50个州中的48个州的中小学课程中包含一种以上的媒介素养课程。2000年,媒介素养成为加拿大中小学语言艺术课程的法定组成部分。但在中国内地,这始终是一项空白。
“媒介素养”这个直到1997年才引入中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研究者们发现,电影的兴起给尚未成年的孩子们营造出一个与现实教育相抵触的虚拟世界。大量抽烟、饮酒的影像画面赤裸裸地出现在了年幼的孩子们眼前。从这一天起,原本清晰的界限模糊了。
“‘嘿,伙计,你是一条鱼!’如果有人拍着你的肩膀这样说,你不要惊讶。你读报纸吗?听广播吗?看电视吗?上网吗?玩网络游戏吗?只要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是一条鱼,一条信息海洋中的鱼。”2008年6月,张洁来到黑芝麻胡同小学,给六年级的学生们作了一次主题为“悠游媒介间——反思媒介与我们的生活”的讲座。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更引起了最后一排的校长杜军的关注和思考。
之所以引入这样一门看似“另类”的课程,是因为在杜军看来,这样富有时代特色的课程,特别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就在这样狭窄古旧的北京胡同里,孩子们却能和整个世界紧密相连。然而,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怎样正确看电视、读报纸、用网络。“时代的发展让媒介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元,教会孩子认识、判断、辨别、理解媒体,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杜军说。
2008年9月,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正式开课。第一阶段的课程为期15周,每周一堂,上课的是五年级的孩子。
责任编辑: 陈曦 |
- 2009-10-29仙游前连小学举行拒绝有偿补课签字承诺仪式
- 2009-07-13多地现中小学暑假集体补课 部委禁补令禁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