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冶城”有关的校园文化
记者:钱塘小学的校园文化有何特点?
廖秀梅:以校园历史、地理文化为载体,我校的校园文化涵括基础设施文化、墙面文化、闽都特色文化。
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学校配齐各种专用教室和教学设备。这包括已经建好的各类教室、操场、体育馆、游泳馆,在建的科艺综合楼、国学馆等。其中科艺综合楼建成后,将包括校史陈列室、书院、科学实验室、创意室、气象站、种植园等,门类齐全、种类繁多。科学实验室将有专门的教室陈列废旧电脑、电话、三用机、收音机等电器,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上可自拆自装这些物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感知,加深理解;气象站建成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观风测雨,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眼前;300多平方米的种植园,则让孩子们在亲身的种植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成长。
此外,学校打算在教学楼过道增设专用图书角,用于摆放高年级同学捐赠的教辅材料,让学生眼见之处,处处是书,让书香散发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形成关心他人的意识。此外,学校还通过蒲公英故事家族阅读活动,鼓励家庭亲子阅读,增进家校联系,增长学生见识。
学校力争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比如,垃圾箱旁的“你不要的,请给我”、“请把迷路的垃圾捡回家”的提示,墙壁上的“不要让文明的乐谱,添上不和谐的音符”的标语,让孩子在无声中感悟、成长。
钱塘小学地处闽越王无诸的都城——冶城遗址,她见证了福州22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史。1912年,有识之士王秀淇在此开办“勤业学堂”,这就是钱塘小学的前身。学校升旗台四面的浮雕铭刻着钱塘小学的历史传承,浮雕里绘有“钱塘”来历的传说——《闽都别记》中“钱塘生钱”的故事,钱塘小学地址“割草埕巷3号”来历的故事,这些无不展示出了钱塘小学的深厚底蕴。每周的升旗仪式,当同学们面对升旗台站立,就在无形中沐浴着闽都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润泽。正是“半亩方塘育英才,最是书香能致远”。
责任编辑: 陈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