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时间,他们走过了17座廊桥。因为道路不通,他们无法前往另4座木拱廊桥。与廊桥作别,他们返回福州。
此后,他们先后两次重返寿宁。至此,他们实地考察了寿宁现存21座木拱廊桥中的20座,还实地考察了1座木平廊桥。因道路破坏,未能现场探访木拱廊桥——红军桥。对红军桥的研究是通过查询资料和咨询当地专家进行的。
3 对策——申遗是必经之路
接下来的工作是写论文。记载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根据GPS定位系统记录的数据做廊桥群落示意图;对贯木拱廊桥进行力学分析,了解其结构特点;将黔东南廊桥群与闽东廊桥群进行简要比较;制作贯木拱廊桥模型;定位贯木拱廊桥的价值;分析保护现状,提供保护对策……十多次修改,从文字生涩、干瘪到内容比较丰满、科学,80多页的论文《福建寿宁贯木拱廊桥群的现状考察与保护对策》终于成型。
同学们在论文中分析,寿宁贯木拱廊桥群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难得的桥梁“活化石”价值、良好的旅游价值、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他们认为:“寿宁木拱廊桥乃至闽东、浙南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种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种,遗存数量极少,可以成为古代木结构桥梁‘活化石’。它是桥梁建筑和民居建筑艺术相融合的杰作,是古代桥梁技术的延伸和发展,是木结构桥梁的最高形式和杰出典范,是典型的山地人居文化遗产。”
寿宁县的21座木拱廊桥中,有6座是国家级保护文物,1座省级保护文物,12座市级保护文物,但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桥不同程度地受到白蚂蚁侵蚀和水、火的破坏。邓霄明、卓泽阳、林睿结合各地名胜的保护经验,提出“建立制造廊桥模型工厂并开发市场”和实行“包桥命名”保护模式,提出护桥员“承包廊桥附近山林及田地”的保护新思路。他们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设计了3条“周末寿宁游”线路:梦龙文化+古色廊桥(冯梦龙曾在寿宁任知县,留下“三言”等文学名著);绿色生态+古色廊桥;廊桥文化+绿色生态,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促使寿宁贯木拱廊桥群的价值为世人认识。
2007年7月,在寿宁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泰顺、寿宁等闽、浙11县联合签署《寿宁宣言》,拟申请将木拱廊桥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邓霄明、卓泽阳、林睿在论文中指出,福建土楼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几乎不为人知。但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旅游观光客越来越多,经济被带动起来,保护方面也越做越好。同样,要使“寿宁木拱廊桥群”这一民族瑰宝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申遗是必经之路。
去年11月、今年3月,该课题分别获得福州市、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今年7月,又获得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他们的研究和建议,已经得到宁德市有关部门的重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