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先进事迹、成长故事
长汀县中复中学用红色文化建构校园文化小记
文明风   |  时间: 2009-10-19   |   文章来源: 闽西日报
 

鼓用长征精神 起理想风帆

  在新中国六十华诞的黄金周里,长汀县中复中学又组织师生深入松毛岭战役主战场遗址,观看当时战场地形,想象当时战斗的残酷情形,感受长征的精神和底蕴,缅怀革命先烈。这是该校近年

来利用长征精神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学生打造理想风帆的一个缩影。长汀县中复中学地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主战场和红军万里长征出发地——长汀中复村。1934年9月,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等红军部队和国民党军在松毛岭上血战七天七夜,红军以牺牲上万人的代价,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洒遍红军烈士鲜血的松毛岭,蕴藏着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学校利用位于“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的得天独厚优势,从学生当前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一些具体活动,凝炼出特定的“长征精神”,让他们感到“有形可感”,让学生体味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该文化的厚重底蕴。每逢新生入学,或者“五四”、国庆等重大纪念日,中复中学都会引导学生深入松毛岭战役主战场遗址,让他们身临其境,初步感悟当年的艰辛和惨烈。学校还组织师生开展“寻找革命红军后代”活动,拜访健在的老红军及其家属,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拥军优属意识,组织学生听老红军讲述以前战斗故事并搜集有关革命战斗时的物品,感受先烈们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和洗礼。学校还经常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松毛岭拉练”的活动。利用假日,沿着松毛岭战场小道,翻山越岭十公里,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当队友身体疲惫时,大家就唱起嘹亮的军歌,相互支持着不达目的地誓不罢休。

  在此基础上,由全校师生讨论后共同从毛泽东五句诗词里凝炼出“进取、拼搏、乐观、坚韧、惜时”作为学校特定的“长征精神”(即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进取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于拼搏精神;“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韧不拔精神及“人生易老天难老”珍惜时间的态度),并把这一“长征精神”涂刷在130米长的围墙上,成为与校训“为美好明天做准备”齐飞的精神道德教育理念。

  学校每年组织新生学习校本课程《红色之光》,举办“革命诗歌朗诵比赛”、“红军长征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年九月在新生中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松毛岭拉练” 活动,参观第五次反围剿指挥部——观寿公祠;每天下午开展“读长征诗词,唱长征歌曲”的唱读课活动,每学期举行“实践红军长征精神”的主题班会、综合课竞赛;每学年开展“酿红军可乐、品红军快餐”美食节。通过大量的活动,让长征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同学们的心灵,让红色的精神薪火相传。

  “长征精神”从小事入手,于细微处培养,像种子一样,在学校生根发芽,在一代代学子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弘扬。有个叫谢水香的学生,断奶后就没有了母爱,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又变得神志不清。她从小跟着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依靠低保过日子。班主任在家访时,看到她家一贫如洗,心如刀割,摸着生炉子的谢水香的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坚强的谢水香却说:“老师,没什么的,我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中复中学,我们看到了长征精神在这里成长,红色文化在这里汇聚,我们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时代魅力和气息。师生共同编写了校本课程《红色之光》,学生自编自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复红色之旅一日游》曾获龙岩市一等奖、福建省二等奖,使学校德育教育走向更高的品位层次。同学们将长征精神化为学习动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每年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都在增加。(记者 傅长盛 通讯员 黄启元 池佛兴)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