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原本任教于四川剑阁县老城区普安镇的南禅小学,地震之后,他却选择了来到江石乡这样一个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无私爱心支持灾后重建,支持乡村教育事业。
陈永红1981年12月参加工作,已在教师岗位上坚守了28年,以他细腻而无私的爱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感动了一位又一位家长。他为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太阳”。他说:“我想把自己对学生、家长的爱化作‘太阳’的光辉,温柔地洒向他们的心田。”
让学生早日走出地震阴影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
当时,陈永红正在做课前准备,学生们还在午休。陈永红冲进摇摇欲坠的寝室,竭尽全力地大声呼喊:“地震了!同学们快离开寝室!”随即,他用两只胳膊夹住两个惊魂未定的一年级学生,飞快地冲到操场上……不到1分钟,陈永红和其他同事冒着被不断坠落的瓦砾砸伤的危险,把200多名学生安全转移到操场上,无一人伤亡。
震后的日子里,陈永红冒着余震的危险,骑着摩托车奔走于200多名学生的家庭做家访,为学生辅导功课,并同家长或监护人一起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们走出地震的阴影。
昔日的美丽南禅小学校园变成了一堆堆残砖断瓦,陈永红和同事们又做起了清除废墟、搭建板房教室、板房寝室、安装灯具等工作。手划伤了,脚磨破了,手臂举疼了,陈永红都坚持着。别人劝他休息,他总说:“为了让学生早日重返课堂,不累!”
被学生感动而下乡支教
2008年6月20日,陈永红收到一封学生来信。这名学生在信里说:“陈老师:从您那里,我不光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现在已成为抗震救灾的志愿服务者……”学生的行动让陈永红备受感动。恰逢剑阁县教育局号召教师下乡支教,陈永红第一个主动报名。
他向学校领导申请说:“以前在乡村小学工作过,有经验,更有搞好支教工作的信心,请学校领导相信我。”学校领导被他的执著所感动,同意了他的请求。当陈永红把下乡支教的消息告诉妻子梁桂华的时候,同是教师的妻子说:“你走到哪里,我都跟着你。”2008年9月,陈永红和妻子双双来到江石小学支教,开始了他们长达一年的板房教学和生活。
多年来,江石小学一直面临教师紧缺的困境。江石小学校长陈刚德说:“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往城里调。陈永红却放弃城里优越的条件,到乡下来吃苦,真的让我很感动。”
家里设了一个“无息银行”
江石小学的很多寄宿生都知道,陈永红家里设了一个“无息银行”。他主动要求为学生保存每周的零花钱,每天坚持有计划地发放,让他们顿顿有饭钱,遇病有药费,返家有车费。
“这样下来,就培养了学生们用钱有计划、办事有安排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节约。”陈永红说。20多年来,他家的“无息银行”累计收支金额达10万元。
在陈永红的电话簿里,储存了200多个本班学生和别班学生家庭的电话号码,无论哪个班的学生生病或有急事需要与家长联系,他就主动协助班主任。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学生小艳(化名)在返家途中走丢了。得知消息后,陈永红骑上摩托车,和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一起,行程几十公里,沿途苦苦寻找,直到午夜才找到孩子。陈永红把他们俩安全送到家中返回自己家里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拂晓。(记者 李益众 实习生 王和斌)
责任编辑: |
- 2009-10-12今年征兵高学历适龄青年可优先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