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英语教师朱萍
你也许难以想象英语教师将试管、大口杯带入教室后,英语课堂会有什么“化学反应”;你也许无法猜测出一根棍子引入英语课堂后,会掀起多大的英语词汇与思维的“智慧大冲浪”。不过,刚刚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和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的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英语教师朱萍,的确在英语教学上,用“另类”方法演绎了“精彩课堂”和“活力英语”的好戏,实践着从业的初衷:上好每一节课,做个好老师。
站讲台,要有被喜欢的元素
英语受到社会重视与学生喜欢英语,这不是一回事。一位说话有点结巴的学生,一开始并不喜欢英语,但后来却发生“逆转”,奇怪的是,他在朱老师的课上特别喜欢发表独立见解,成为班上发言的“明星”,而原来一些有相似经历的学生,也在英语练习本上精心地装饰起来,因为朱老师上课中的“被喜欢”元素,催生了学生灵感。
捧着试管、大口杯,将实验带入课堂,教学生毫升和增减换算英语会话,朱老师发现直观教学比口述更能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学生学得轻松;分析一篇讲述花生果酱三明治的文章时,发现许多学生未尝过这种西方大众食品。第二天,朱老师便带来面包、果酱和花生酱,做成三明治,请他们品尝。风和日丽的下午,朱老师还会“犒劳”一下学生,带他们在草地上上课,虽然周边会有喧闹,但学生只沉浸在朱老师创设的英语世界里,享受着学英语的快乐。“实践体验、互动交流、人文渗透”,朱老师的课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教好书,要有激发智慧的境界
“从专业的角度,你认为朱萍的课有什么特点?”特级教师、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朱浦几乎不作思索,脱口而出:“学生语言思维发展是英语教学最难达到的,而朱萍的课最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思维。”
在一节以“被用来做什么”为主题的英语课中,朱老师拿出了一根棍子,在预设的答案中她已想好了10多个,“同学们,你们的答案呢?”朱老师话音刚落,极短暂的静寂突然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声浪,答案多达几十种,“跳出框框,从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中,我们将会从语言工具变成思维工具”,朱老师让英语学习燃起智慧的火花。又有一次,课堂上关于奥运吉祥物福娃的诞生,引发了师生对“究竟什么能代表中国的形象”这一问题的争论,有的同学提议让“蚕宝宝”担当,“因为中国是丝绸之乡,蚕又有无私奉献的风格”。就这样,朱老师的课形成了中西文化交融、有效互动交流的风格,把人文、史地、社会热点等引入课堂,渗透在心与心相通的语言交流中,力求面广、量大、质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锻炼听说读写,丰富人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思辨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连仲在看了第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朱萍和她的初一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完成形容词的最高级的操练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一篇很难的阅读,老师一步步推进,非常精彩。课堂中要注意培养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次上海的老师做到了,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
精课堂,要有专业文化的能耐
朱老师不知上了多少公开课和展示,获得了许多国内外有关教学奖项,她与课堂共成长。对此,朴实的朱老师认为,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氛围以及市、区的一系列教学比赛,让她如鱼得水。
不过,这一切来得并不简单:台上10分钟,台下一身功。她参加第7届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的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在南京体育馆,面对座无虚席,两千多位观摩教师和诸位全国英语教育专家,撇开杂念,带着南京的学生们走进英语学习的世界,整个教学一气呵成、完美呈现。“这个奖得来不易,朱萍上了6堂课,二易文本、五次修改教案,最后运用上海牛津初三拓展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举夺冠,反映她对文本和教学的驾驭能力,也证明了她的专业实力”,一同前往参赛的朱浦这样说。
朱老师从不满足原有的知识水平,参加学历进修班、培训班,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从校内到校外、从国内到国外,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而10个月的美国培训,让她领悟了许多课内外的东西。几乎每天的英语原版读物成了她的“面包”。前年,从未读过雅思班的她雅思考了8分,其中听力和阅读均拿了满分9分。
朱老师说:“最快乐的莫过于学生的成长。”她为所带教的4位14岁学生辩手完胜上海市英语教师辩论队而高兴;更为许多学生由英语学习,拓宽国际视野,走向世界,展示民族风采而自豪。不久前,她还收到了原来教过的学生小吴寄来的正式出版的英译中书籍。
课堂究竟有多大?朱老师说:“你的心有多宽,课堂就有多大,爱做教师、学做教师、乐做教师,课堂永远是通向知识海洋和能力彼岸的绿舟!”(记者 苏军)
责编:陈玮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