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热点新闻
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边缘角色的理想与现实
文明风   |  时间: 2009-06-3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明网
 

    “校园边缘”如何变为“育人中心”

    当选“体育之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只要在德智体美劳任何一方面取得成绩,就能获得“学分币”。有了这些“学分币”,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看书、借书,还可以到图书馆专设的“文化超市”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各类文化用品。这样的图书馆“改造计划”如今就出现在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里。校长江雪元欣喜地发现,为了能买更多的好书,学生们都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书馆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在上海,许多校长、馆长和江雪元一样,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图书馆不再被遗忘在学校的“角落”。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研究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教师对信息的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在大量的馆藏资料中进行筛选、整理,编制了《教海罗盘》,内容包括文摘、新书介绍、索引。《教海罗盘》被送达各年级组后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图书馆还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借阅数据进行分析,和语文组合作设计了“师大附中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测评卡”,从中研究学生的阅读取向,并对每位学生作出评价性信息反馈。这张“测评卡”已纳入学校“学生自主发展成长包”。

    改变以书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而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开展服务,不少图书馆已经从这种转变中尝到了甜头。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上海市普陀区部分学校图书馆打破校与校的壁垒,开展了馆际互借,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科学的配置。卢湾等区的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在假期为全区学生开放,其中一些学校的图书馆还为社区提供读者服务,使学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不断扩大。

    但是,图书馆要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另一个中心,仅靠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领导的支持、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同样不可或缺。因为除了藏书、资料检索等,今天的学校图书馆需要拓展更多的功能。

    “图书馆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看来,课程与图书馆书籍资源的整合,产生的将是“1+1>2”的效果。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不仅一些必修课,如经济学常识、生命科学等课程会根据内容需要在电子阅览室上,一些拓展型课程,如李志聪老师的《国内热点问题研究》、夏寅初老师的《面对面决策》更是将图书馆作为主课堂。课程与图书馆时空资源的整合,使学生更加亲近图书馆,也对师生的主动学习和研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也可以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1996年成立的复旦附中“书迷会”如今已是杨浦区的明星社团。作为“书迷会”的指导教师,阎衡秋意识到“书迷会”是一个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借助“书迷会”这一平台,复旦附中图书馆与语文教研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了暑期读书活动、首届“复兴杯”名校读书节活动,让一大批“学生阅读明星”脱颖而出。

    华东师大二附中则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中开设了学生管理图书馆的项目。图书馆的学生志愿者如今已有30多个,他们参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订,参与选书、购书,对图书馆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连接图书馆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朱家角中学,学校图书馆更已成为知名文学社团“春晖”文学社的坚强后盾。

    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好走,要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扭转学生处于低谷的阅读现状,这些基层学校的探索实践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谁也无法否认,许多大的改变就从这些小的变化开始。如同阎衡秋所相信的那样,“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中小学图书馆的价值”。

    要想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向往之地,中小学图书馆需要的不仅是尊重与扶持,更是角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创新。

    中小学图书馆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路并不平坦。来自基层的探索或许还显稚嫩,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变革已从这些小变化开始。(记者 计琳/文 李立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