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鸡肋”
早在2005年,上海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均图书量就已达到了近5000册,师生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了30册。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在全市性的校舍建设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陆如俊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有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全开架服务,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借阅证拥有率达到了100%。无论是人均图书馆面积,还是生均图书拥有量,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随着人均图书馆面积和生均图书拥有量的增大,利用率的问题也愈加凸显。陆如俊也承认,在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仍然只是个摆设。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的教务主任曾经说,你们图书馆就是关门三个月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学校,图书馆就像是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用。”
那么,中小学图书馆缘何成为“鸡肋”?
上海中学毕业生叶鲁、黄晓寒曾对12所高中图书馆进行调研,并完成了《关于学校图书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实施方案》。结果显示,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有限和分类粗略是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程改革的深入带动教材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使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仅老旧,而且大多以文学为主,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远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阎衡秋分析。
图书馆的选书、藏书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在陆如俊看来,图书馆需要既懂图书知识,又懂教育学,阅读面广且精通电脑的复合型人才。
但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不是教师编制,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如在编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是专业的,甚至不是专职的。在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个轻松的活,谁都能干”。
“一些人有这样的认识,图书馆自身也有责任。”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科研处主任邹淑君认为,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图书馆仍然承担着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所提供的只是静态文献的保存与传递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的压力明显要比教师低。“有‘为’才能有‘位’,提升图书馆的地位需要来自学校领导和图书馆自身的双向努力。”邹淑君说。
同时,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会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产生影响。上海市曾经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作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教师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够理想。具体表现为,大部分教师阅读面较窄,视野不宽,尤其对文史哲经典著作阅读较少,超过六成的教师很少去或从来不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教师骨子里迸发出来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人文底蕴,都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是图书馆的常客,又怎能要求学生呢?
同样,无法回避的还有电子媒介对阅读活动造成的冲击。如今,敲电脑、玩手机、看电视这样的“三屏生活”正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
“信息时代,更需要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阎衡秋对新阅读方式带来的冲击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电子阅读是把双刃剑,过度依赖视频、图像信息,会降低对书刊的阅读兴趣,可能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思考、创新、质疑能力减退。更为严重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触礁”。“阅读重要,但阅读什么更重要!阅读是人生的阶梯,但阅读本身也是有阶梯的。不同的书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读。学校图书馆理应承担起这份引导责任。”阎衡秋说。
2008年初,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邹淑君曾经有机会到纽约曼哈顿地区的巴德高级中学进行访学活动,这所学校的图书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从早上开门到下午放学,图书馆都很热闹,学生们或低声交流,或独自阅读,或参与集会。每周有6门课程在图书馆讲授,上课时,图书馆的其他区域仍会正常运行。图书馆还经常开展社团活动或举办学术会议。“在这儿,图书馆就是学习的地方。读书是学习、活动是学习、交流是学习、上网也是学习。信息流动在人与书之间,更流动在人与人之间。”邹淑君说。这些所见所闻,让邹淑君对国内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产生了更加迫切的愿望。
规模的扩大、硬件的升级,并不能使中小学图书馆摆脱这样的尴尬:在一些学校,图书馆如同“鸡肋”,没了不行,留着又没什么大用。
一边是不容乐观的学生阅读现状,一边是图书馆利用率不足。中小学师生为何不愿走进校园图书馆?今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无一离得开图书馆,但图书馆的作用为何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