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可以用英语
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前门的故事了”
我快乐──参与带来快乐,奉献创造幸福
黄莉,居住在亚运村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编织班的16个姐妹,从奥运申办成功开始编织奥运作品,舞动的北京、福娃、“鸟巢”和“水立方”……为了使作品更为逼真漂亮,她们从选料到配色、从图案到成品下足功夫。编织用的渔线,连起来能绕天安门广场十圈,使用的彩珠堆在一起,可以装满几大箩筐。她们不停地编,然后送人,再编,再送人,只因为一个共同的愿望:把作品送给有缘来亚运村的每一位外国朋友,让世界人民和我们一起感受北京奥运的快乐。
在奥运筹备的七年间,像黄莉这样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文明,自发加入到奥运宣传志愿者队伍中的普通人,不胜枚举。被确定为奥运外宾接待家庭的空竹老人刘振钰,用5年时间抱病制作了2008个象征着五环精神的手工艺品。“五子保平安”的巧手老人李兆娴,生前三个月与病魔斗争中创作出福娃系列剪纸的山东残疾男孩聂帅,都是他们中间的代表。
一场体育盛会,何以让举国上下的普通百姓如此忘情地投身其中?是奥林匹克与生俱来的魅力与感染力,是改革开放30年累积的民族自豪感和百姓自信心。
吴湘舟,北京第十三中学教了37年英语的退休教师,近三年来毛遂自荐在前门街道做志愿者,义务教授老年居民学习英语。吴老师耗时两个月开创性地编写社区英语教学教材,每周从通州赶到前门风雨无阻,用心良苦地激发学员兴趣,结果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学员,其中不乏从海淀、石景山赶来的铁杆“粉丝”。如今,“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可以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前门的故事了。”67岁的吴老师一提到自己这些老年“学生”就流露出一种骄傲的神情。
北京交通大学法律专业大三学生谢冰,1米80的个头,因身高合适而被选中奥运会期间扮“福娃”。当初觉得很好奇也很好玩的小谢,穿上“福娃”的行头后才知道,做“福娃”的滋味并不那么浪漫:衣服是塑料做的,不透气,憋闷难受,还要背上十几斤重的电池和鼓风机。奥运会前后正是北京的酷暑,小谢每天都要穿上这身行装表演近10次,每次至少20分钟。每回表演完,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像蒸过桑拿一样。一天下来,流的汗能装满一个矿泉水瓶。
虽然工作很累很辛苦,而且没有任何露脸的机会,但谢冰仍很高兴:“因为我给大家带来了欢乐,看到观众兴高采烈地与‘福娃’拍照合影,甭提我有多开心了。”现在他一穿上“福娃”的衣服就特别“来劲”:“觉得和‘福娃’已经融为一体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还会首选扮‘福娃’。”
在北京市天坛街道还有一位年纪最大的奥运城市志愿者、103岁高龄的付漪泉。“奥运会是盛事啊,全世界都在看。这次轮到咱中国了,怎么能不高兴?”付老爷子说:“眼瞅着奥运会快到了,咱得做点啥,北京是咱的家呀!得守好(社区)这块地儿,把治安弄得妥帖。个个小区都安生了,奥运大赛才能顺顺当当。”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即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回馈社会。在个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此时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奥运,为这种回馈提供了舞台;奉献,为这种追求创造了幸福。当每个人的奉献汇聚成社会文明的进步,并惠及全社会、惠及社会中的个体时,谁会不快乐?
回望30年间,很多人为市场经济“西学东渐”下膨胀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忧虑,不少人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流失而呼号。而今,当奥林匹克精神用它无可比拟的感召力在七年间涤荡国人身心之后,我们发现,中西方先进文明的交融,即将成就的不仅仅是一届独特的奥运盛会,更是中国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在经历了30年的冲击后,再一次的回归和升华,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的一大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北京奥运会又成为这一文明吸纳其他先进文明的又一见证。 (记者苏会志)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责编:陈玮
责任编辑: 余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