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昂起倔犟的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灾情严重,余震不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任重而道远。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是巨大的动力,但8700万巴蜀儿女心中明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主体是自己。只有把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灾区重建的步伐才会加快,灾区人民的生活才会早日恢复正常,也才是对全国人民鼎力相助的最大感恩和回报。
地震发生时,他们说:“救人,首先要靠自己。”
绵竹市汉旺镇八角村的杨万剑,地震发生后,首先想到的是刚去学校的女儿杨倩。扔下锄头,他一口气向三公里以外的武都小学跑去。到了那里,看见一片残垣断壁。杨万剑用双手在瓦砾中使劲地刨、挖,不断地在废墟上呼喊着女儿的名字。“当时余震不断,地抖得厉害,但是我不走,一心要把我的倩倩挖出来。我想死也要和女儿死在一起。”
这时,镇里的民兵和驻地的武警官兵赶到救援现场。突然,在两张矮小课桌遮盖的狭小空间,杨万剑看见了女儿布满灰尘的脸。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他下到废墟的瓦砾下,花了一个小时,把女儿救出来。连同自己女儿,杨万剑一共救出7个孩子。
面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面对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灾区的人们显得那么平静。淡淡的话语间,蕴含着令人震撼的千钧之力。
地震后,他们说:“哪能坐等政府救济,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弄。”
都江堰市中兴镇,地震中90%以上的户数受灾,房屋成了危房。震后不到10天,绝大多数群众就已投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之中。在镇上开建筑材料商店的孙起说,不少商店已经开门营业,“他们很多人从我这里买建材”。不远处,开饭店的孙远志也在自己动手,正用灰浆抹平墙上的裂缝。他说:“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弄。”
谢长秋家的房子,紧靠着彭州白鹿镇外的公路边,地震后只剩下残缺的框架。5月24日开始,儿子周新年就着手修补受损的屋顶。“把家里安置好,我也要赶紧下地种菜了。”
第二次来四川灾区的温家宝总理,走进设在绵阳市的北川中学临时教学点。看着劫后余生的孩子们,总理勉励同学们说:“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总理的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宣言,一个号召。中华儿女,循此而行。
千百年前曾子曾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正是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精确塑像。
责编:陈玮
![]()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