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小动作大问题
伴随着不同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而恰恰是这些小动作会把你的心态暴露无遗。
就坐后不断地整理自己的领带,或者频频把玩自己的衣饰 不自信的表现。
双手交替地攥紧,弄出骨节的声音 排解紧张的表现。
反复地摆弄笔或者其他小物品,或者不断地触摸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耳朵,鼻子,面部等),绞扭双手 不耐烦心不在焉的表现。
一支接一支的抽烟 紧张焦虑的表现。
频繁地小范围的移动身体 坐立不安焦虑地表现。
以手掩口 心虚的表现。
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缺乏教养和风度的表现。
Listening
做个好听众
善于倾听比善于交谈更重要。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与人交谈取得成功的秘诀是多听。”
当对方讲到高兴或伤心之处,最得体的反应是点头或是表示赞同,这会使谈话更投机、更融洽,还会给对方遇上知音的感觉。
一个好的听众仅呆呆地听是不够的,还需要作一些恰当的反应,表示你对谈话的兴趣和理解,而且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接腔,什么时候只要对视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手头上还做着其他事情,或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就像摆弄手中物品、剪指甲、搔痒痒、抓头皮等,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的表现;而打哈欠、伸懒腰、看手表则是不耐烦和厌倦的表示。
Persuading
劝退:
在商务交往中,这些都是“劝退语”:
反应冷淡,甚至不愿答理。站起身来。虽然显得很“认真”,但反复看手表或时钟。
打呵欠,伸懒腰。把双肘抬起,双手支在椅子的扶手上。
当对方出现这些身体语言,你就应该马上告辞。同样道理,在商务交往中,除非你想表达出这样的“劝退”信息,否则也不应该让这些身体语言出现。
交谈完后,如果你不希望对方再送自己,可以主动伸出手来和他相握,即是明确表示“请留步”、“不用再送了”之类的含意了。
显然,身体语言的适当运用,能创造一个更和谐、轻松的商务氛围。
责编:陈玮
![]()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