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网校> 案例评弹 > 正文
感恩是做人的支点
http://wmf.fjsen.com 2008-01-21 15:0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金训华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理所当然地成了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牺牲后,陈健决心义务为战友守墓,并发誓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烈士扫墓守灵。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

  近些年,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报载“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

  “忘恩负义”是对人最重的一种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也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

  延吉初级中学新学期第一课就是“学会感恩”,这很好。学会感恩是做人的支点。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增长知识上,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成了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这种由学生而始的感恩教育扩大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营造一种全民的知恩图报氛围,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严宝康)

 

责编:林长春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