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网校> 案例评弹 > 正文
“礼”的功能与作用
http://wmf.fjsen.com 2008-01-21 15:06  香港中文大学 李木妙 来源:《东方道德研究》    我来说两句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道德修养,对个人而言体现的是人格,对国家而言体现的是信念,对民族而言体现的是精神;同样地,礼仪,对个人而言体现的是气质,对国家而言体现的是形象,对民族而言体现的是素质。因之,中国传统中的旧礼的道德精神,在当代中国中仍有其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可以发挥现代的社会功能。当代鲁迅仅从负面丑化的所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等偏激地夸张其词。然则礼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发挥的正面的功能与作用,可从以下几面反映:
  
  (一)“礼”与个人修养
  
  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追求道德的完善,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当是中国士人终生的追求,亦是知识分子立身求存的根本。传统儒家法的《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以“修身”为本,而以“平天下”为其归宿。“修身”之所以为本,是因为其在八目中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在八目的先后联系中,修身是一个关结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就是修身,离开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失去了意义;而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三纲八目的大学之道,是有系统的道德主体的自觉,其核心便是修身。修身这一内外结合的特点,已非纯粹意念及活动的内省,而是有着外在表现。故《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依礼生活,既可以修身成德,亦可敦亲睦邻。故孔子对门人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便是指点修身工夫,使身体活动(视、听、言、动)合乎礼。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前者是感性欲求,而后者是理性的节制。因此传统社会中人所表现的诚心、笃实、勤劳、节俭,廉洁、宽厚等品性,可说均由礼教陶养而成。
  
  至于针对世风日下的社会,个人生活品质的改正,其实就是在挽救人心,或者说就是所谓的心灵改革,心灵改革绝非一句空话而成,而是可行以方的:
  
  1、杜绝无谓应酬
  
  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只是在消耗我们的生命,破坏我们的健康,而毫无益处,当时也许觉得很热闹,曲终人散之后,反而会更觉寂寞无聊。长此以往,就会麻木不仁,进而会去寻找刺激,戕害身心,莫此为甚。因此首先从杜绝无谓的应酬做起,其实这也并不难做,几次拒绝之后,别人也就不会想再找你了,自己也更心安理得地不想参加。
  
  2、尽量帮助别人
  
  施比受更乐,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你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已经足以证明你比别人幸福多了。当你看到别人因你的帮助而快乐时,相信你的快乐必定超过他们。社会人群共同生活,非常需要互相帮助以促进繁荣和乐,你又何必吝啬而不为呢?
  
  3、经常心存善念
  
  人的行为都是由善念来激活的,心存善念,则行为随之而皆善,稍有恶念,即须立刻予以排除净尽,不能姑息,绝不能放任恶念生根蔓延,一旦蔓延,一旦滋长,再除则难,人很容易自我宽恕,会想出许多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在起心动念之时,就要彻底排除恶念,认真把持善念,这就是修养的功夫,完全要靠自己,别人无从知悉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念头?常持善念,你会感到天地开阔,到处温暖,人人可爱,心中充满欢乐。佛家如此讲求,儒家也要我们“思无邪”,任何事尽量往好处想,道理是一样的,能如此则一些小小不愉快,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比较大的横逆之来,也可以看作是一时的磨练,不至于郁抑在胸,久久不去了。天天快乐过日子。
  
  4、懂得知分守分
  
  人我之间,当有一定之际,逾越分际,就会造成磨擦和冲突,所以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界限。知分是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范围及与人相处的界限分寸所在,譬如我只是一个学生,我只应该用功读书,我身上只有一点零用钱,我不能做某些分外的事,或过分地花费。公务员应该尽忠职守,不可为图非分利益而假公济私。身为高级官员,更不可滥用职权,图利已损人。而男女之间更应严守分际,以确保社会家庭之安宁与和谐。
  
  5、不断自我反省
  
  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如有缺失,就要立即改正,并牢牢记住,永不再犯。反躬自省,是儒家重要的修养功夫,是成圣成贤的基础,能不断自我反省,改正过失,至少不会去做坏事,内心平静安宁,在外面受人尊敬。社会上坏人减少,好人增多,自是太平景象。
  
  (二)“礼”与家庭伦理
  
  传统中国,是家庭、家族而宗族的民族国家,而家庭、家族的和睦和稳定关涉整个社会的安危;所以,在家、家族中建立和谐的关系至为重要,而家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伦理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成员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在家庭“五伦”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亲疏远近的关系和各种不同的交接之礼,其中最基本的,见于《孟子》滕文公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篇且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十义。”又如林逋《省心录》说:“君容而训,弟恭而劳,夫和睦而庄,妇守正而顺,人伦之道而尽矣。”
  
  至于长幼之伦在原始儒家的要求中,指的是人与人相对的行为和态度,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均是相对的。其能适度的表现,正所以说明中国人具有谦逊、和气、讲礼貌、有节制等美德。今日由于社会结构、家庭形态的改变,以及平等思想流行等因素,致使父子、兄弟、长幼之分,不太可能如过去一样明显、严格。当前讲求“长幼之伦”,应着重其精神,而非表面的形式;应从感情的角度出发,而不再是用礼法来约束,让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
  
  除在家庭里有父子、兄弟等的交接之礼,这种关系亦于家族、宗族、乡里乃至整个社会中发展,使每个人在与人相处时,有一套可以遵从的规矩。而我国儒家思想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尊贤”等观念,更强固了中国社会尊重长者的传统风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常依个人与他人血缘上的亲疏,订出其关系的远近,其能使整个社会,如同一家人般的情感融洽,关系和睦;并由各种不同的规矩礼数,陶铸每个人,使其各守本分,以礼待人,从而形成一个有理、有情、有秩序的社会。
  
  (三)“礼”与社会公德
  
  在中国传统的礼数中,群体利益至高无上,而个人地位显得微不足道;这也许和中国以家庭、宗族为本位的社会有关,家庭(族)的任何成员均须以整体利益为重,为了整体,甚至可牺牲一己利益,即所谓“克己奉公”。即克制自己的欲念,全心全意为公,这实际系先公后私;在这种价值取向影响下,形成中国人天下为公的胸怀。《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的理想大同社会,在那里,人人以天下为公,任人唯贤,诚信和睦,大家互相友爱;老人有人照顾,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幼年有人抚养,老弱病残独身者不被遗弃。男女有份,各有归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大同社会。
  
  培养礼让之风,为化民成俗的盛事。一个社会,礼让废则争竟生;礼让能舍已从公,争竟则将损人以利己。一个无私心的人,常会想到别人,所谓:“人之有投(能),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反之,一个自私的人,他只知有己,而不知有人,所以事事要把持,要占先,对别人的贤能,妒忌之且不暇,当然更无所谓不让了,可见礼让与公私有关。抑私以全公的礼让精神,是“让利不让义”。利之所在,可以让;义之所在,则当仁不让。因此,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正可视为礼让精神的积极表现。此外,崇信尚义、敬业乐群,均有救济当前社会功利之弊与促进和谐进步作用。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盛,讲求生活的享受。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抢劫,偷盗,欺诈,勒索,绑架,杀人,放火,天灾人祸等社会新闻, 无所不有,甚至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之高,实在惊人。大家都说社会生病了,却未能提出有效的医治良方,回顾数千年的历史,似乎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这种乱象。不禁令人想起《礼记-经解》里的一句话:“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因为那些旧礼教所培养形成的忠恕诚信、温柔敦厚、勤俭耐劳、诚恳实在、孝悌慈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善良淳朴的特色,如今已是荡然无存。
  
  可是过去有很多善良风俗,保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具有指导人生作用的,如尊重老人家,老人家的生活经验是非常珍贵的,俗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这个意思。在家能孝亲,出门能尊老,永远不会吃亏,社会也显得温暖富人情味。又俗云:“家和万事兴”还有“和气生财”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理想,家庭和睦是最大的基础,真的是万事可如意兴旺。和睦的基础则在于忍让和体谅,自然大家一片祥和。还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旧礼保存民间,可惜的是现在的人没几个能知道其来源,更少人能说得出其仪节背后的设礼用意。以致很多好东西都被时霪没了,如民间保有的婚礼、丧礼,如果去深入研究,一定有许多新的体验与发现的。
  
  文章来源:王殿卿教授主编《东方道德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录入:心莲,编辑:后学)

 

责编:林长春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