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骑楼街坊:遗留在岁月里的时代风情
http://wmf.fjsen.com 2016-01-28 09:24:32 王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龙闻 图/文)

郭秀叶,86岁。在曾经商贸密集的石码,秤是商户不可或缺的东西,好的秤是公道与良心的代表。郭奶奶家的做秤手艺是祖传的,好几代人都专注做好秤。在当地,她家的秤是一个标准。平日,郭奶奶就坐在骑楼门前看着秤摊,大大小小的秤都挂在门廊中,如果需要定制那可要花上一段时间。

老骑楼里有太多龙海的过去,直至今日,那里的小吃、老铺依旧在龙海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

钟源顺,渔具店老板。他所在的老街区曾是入海口的一处商贸鱼货聚集之地,街区与街区之间的交通靠的是小船摆渡。如今陆地已连成一片,传统的渔具店虽然还在经营,但也都是一些江边海边的老客户。

江耀享,46岁,从父亲手里接过烙铁画的技艺。用烙铁画的大多是传统故事和图案,曾经都是手工制作,现在开始用电脑机械制作。在老街开的店面,客源靠的是口口相传和老顾客的推荐。

蔡开容,67岁,平日里,老蔡白天在店里维修钟表,卖卖货,晚上回到新城区的家。“100多年的老屋,每天来这里也是一种陪伴。”

建筑的历史让一座城有了故事,而人的经历让建筑与城更加不可分离。

在龙海市境内的石码、海澄、浮宫和白水等乡镇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骑楼建筑,尤其是龙海市区石码镇拥有目前闽南地区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

当地俗语“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说的就是龙海石码城老骑楼的妙处所在。长条形的古街路面不是很宽,骑楼在两侧一字排开,偶然路过一家卤面店,门前卤汤料热气腾腾,刚出油锅的五香卷香气扑鼻,生动有趣的市井生活画面跃然眼前。

石码骑楼大都是将传统的长条形街屋——“竹篙厝”的沿街一段拆除改建而成,街屋密接联排,形成商业街。而今,保留完整的街区成为一道别致的骑楼建筑群风景,从中依稀可见当年骑楼是何等壮观。从保留较好的骑楼建筑可以看到,石码骑楼大多沿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层数以二三层为多,且多使用传统的烟炙砖砌成清水壁。骑楼立面装饰相对繁复,保存了许多烟炙红砖柱、木板壁、灰泥装饰灯传统技法,骑楼临街屋顶则是采用坡屋顶。

老街内的骑楼,四通八达,相互贯通,保留有“两横两纵”的大街规模,夹以众多巷埕住房,星罗棋布。大码头、甘裳街和炮仔街为“两横”,新洲尾、大港乾、打石街,福寿街和西湖路、后街、外市、新行路是为“两纵”,街市齐整,集中成片。骑楼布局在沿街两侧,样式大都是前店后厂,或者前店后仓库,也有一些民居没有设铺面,纯粹的居家之用。

从清代至今,老街上的建筑敌不过岁月的风蚀,而对于老街的那份情怀却是龙海人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