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洋坪古村:“不老”的家园
http://wmf.fjsen.com 2015-12-31 10:02:15 陈雁真 叶宇楠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游客在寒冬的洋坪村,感受到它恍若凝固时光的古朴风采。

  一处文魁房花厅里摆着几盆牡丹,每逢花期,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欣赏。

东南网12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雁真 叶宇楠)洋坪古厝里,雕梁画壁,处处散发着精美的艺术范。图为古厝房梁上的鱼化龙雕件。

生活在城镇化进程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承受着被重新格式化或被尘埃掩埋的酸楚。然而,走进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村庄,从明末清初绵亘至今的古式建筑、乡风雅俗,仍然古色生香,惊艳了我们对传统家园的念想。

大山怀中,碧水东流,座座黛瓦青砖、白墙挑檐的明清古建筑,在蓝天下勾勒庄重气派的线条,老人弹唱戏曲的咿呀乐声,在石头铺就的小路间飘荡……这就是一探便让人再难忘却的洋坪古村。

巧设“楼长” 守护家园

近日,我们前往洋坪村采访,从文化部门退休的村民萧永洋热情当起向导。

“我们村子小,总人口不过450人,你们刚才在小路上听到的那是老戏班,最热闹的时候成员就有50余人。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排练,还将民歌‘担花记’改编为闽剧小调,广受欢迎。”老萧边引路边介绍,如今不登台了,老戏友在古树下一凑,又是一场戏。闽剧班子的戏服和道具还保留着,每年都有专人晾晒、整理,作为文化遗产往下传承。

“村里的传统建筑不少,单是古民居就有保护完好的16座、总面积15066平方米。”老萧告诉我们,村中明清古民居、庙宇、书院、土楼等传统建筑占了全村建筑总面积的一大半。因洋坪距离城区20公里远,又地势险僻,古建筑才有幸存留。

古厝是传家宝。“保护古厝,是祖辈口口交付的使命,如今还成为一条村规民约:修古厝要专家指导整体修复,建新房得通过严格论证,均不得破坏古村整体风貌。”老萧说,正是这数百年不变之“约”,才有了洋坪村恍若凝固了时光的古朴风采。

“我们16座古厝,有16位楼长,加强保护宣传和指导、募集资金统一修缮,是楼长的主要职责。”老萧说,几十年来,村里的古民居因火灾烧毁过几栋,还有不少被窃的古物,令人惋惜。于是,楼长“出招”,柴火全由房前撤到屋后,各自入库存放,免招引火;掉落的雕花、被遗忘的牌匾也一一找出,以备修复。

老萧负责的是萧奇怀的故居,为统一修缮,他募集了30余万元,联系了专业的古建筑修护队,数日后即可开工。他说,这栋古民居装修规格高,预计将用时一年、投入120万元修缮。

近年来,村民自发筹资五六百万元,加上“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项目资金,洋坪村的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已超过80%。待萧奇怀故居修成,集古民居建筑群、生态田园、耕读世家的“幸福家园”旅游即趋成熟。

雕梁画壁 风雅犹存

洋坪古厝,多为文魁房、选魁房,都是就地取材的杉木结构,格局开阔气派,装饰工巧华丽。堂前摆花架,屋后有鱼池,更有雕梁画壁。流传至今的几盆百年牡丹,每逢花期,总吸引不少文人游客前来欣赏。屋如其人,游走其间,我们感受的不只是当年繁华,还有屋主不拘一格的雅趣。

即将修缮的清代清流县县令萧奇怀故居,有四回廊八书院,是村里最大最气派的古建筑。抚过“正六品”规格的“压顶”墙体,跨进廊前长约5米的长条青石刻花台阶,朱颜不改的南洋花砖外墙把阳光揉成花形洒进厅堂,以木、石、铜雕出的各色花鸟鱼兽,缤纷入眼。其中一组琴、棋、书、画的镂空木雕,立体贴附于左右厢房的窗棂,场景生动,屋主的闲情雅致可见一斑。

“这家主人最宠爱女儿。”老萧笑指着正堂约13米长的承重木梁上的4只翘首木凤凰,告诉我们屋主爱女情切。果然,深院中的小姐闺阁,有花厅、美人靠、厢房观景走廊,小到镂空柱础、木雕窗花,都尤为别致精美。最妙的是,主人建房将村中书院设于闺阁一侧,让家中小姐不下阁楼便可接受教育饱读诗书。

与其隔岸相对的是一座大八扇格局的文魁房。走进大门,老萧带我们看主厅瓜柱,那里竟悬附着4把精美的琵琶弹拨器木雕。一场午后暴雨突袭,回廊左右的披榭和脚下的护雨石,将雨幕安然泻于天井之中。“水帘居”奏响的这曲天籁,该也是当年屋主乐于倾听的吧。

洋坪自古文人雅士多,这番风雅情致在,无不悠悠滋养着家园、子孙。

耕读传家 乡风“重教”

洋坪全村单姓萧,都是来自江苏沛县的汉相萧何后人。据族谱记载,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萧姓祖先从古田县牛头岭迁入附近的官洋村,一次放牛来到洋坪,牛儿恋着这个绿竹掩映青草茂盛的所在,怎么赶也赶不走,祖先便干脆迁到这块沃土,辟疆开地,繁衍至今。

洋坪有广袤平地之意,为了这个村名,还有过一番斯文的“较量”。相传,当时萧氏和相邻的坑里村的先祖,都想给自己的村子取名“洋坪”,后来村民以赢得斗诗,喜得“洋坪”。

村中还有一个神圣的小建筑——惜字炉,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焚烧文字纸张的地方。小小的洋坪村,居然有读书人成立的同文社,募资建的魁星亭。更为难得的是,亭内的三层楼阁式结构惜字炉,至今没有熄灭。

“村里的孩子中考、高考结束,就会把一些复习字纸带到这里,交给惜字炉中的火苗,去做最后一次阅读。”老萧的描述中透着敬畏。

其实,从村口新建的“耕读传家”的书卷造型雕塑、“百善孝为先”的文化墙,到村东明代祖屋门前赫然挺立的两尊石碣旗杆,再到家家古厝厅堂高悬的“修身齐家”“耕读传家”的古匾,以及村民们口中乐道的旧时文举武举,一切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浓郁的“重教”乡风。

“接下来,我们准备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村庄原生态韵味、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做好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建设完善古村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它,以活化古村。”洋坪村村支书萧雪雪说。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