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洋坪古村:“不老”的家园
http://wmf.fjsen.com 2015-12-31 10:02:15 陈雁真 叶宇楠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耕读传家 乡风“重教”

洋坪全村单姓萧,都是来自江苏沛县的汉相萧何后人。据族谱记载,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萧姓祖先从古田县牛头岭迁入附近的官洋村,一次放牛来到洋坪,牛儿恋着这个绿竹掩映青草茂盛的所在,怎么赶也赶不走,祖先便干脆迁到这块沃土,辟疆开地,繁衍至今。

洋坪有广袤平地之意,为了这个村名,还有过一番斯文的“较量”。相传,当时萧氏和相邻的坑里村的先祖,都想给自己的村子取名“洋坪”,后来村民以赢得斗诗,喜得“洋坪”。

村中还有一个神圣的小建筑——惜字炉,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焚烧文字纸张的地方。小小的洋坪村,居然有读书人成立的同文社,募资建的魁星亭。更为难得的是,亭内的三层楼阁式结构惜字炉,至今没有熄灭。

“村里的孩子中考、高考结束,就会把一些复习字纸带到这里,交给惜字炉中的火苗,去做最后一次阅读。”老萧的描述中透着敬畏。

其实,从村口新建的“耕读传家”的书卷造型雕塑、“百善孝为先”的文化墙,到村东明代祖屋门前赫然挺立的两尊石碣旗杆,再到家家古厝厅堂高悬的“修身齐家”“耕读传家”的古匾,以及村民们口中乐道的旧时文举武举,一切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浓郁的“重教”乡风。

“接下来,我们准备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村庄原生态韵味、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做好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建设完善古村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它,以活化古村。”洋坪村村支书萧雪雪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