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窑
张墘瓦片水火情缘
烧制砖瓦用的粘土俗称“赤土”,为质地粘重的红泥土,在大田县境内储量大、分布广,仅1992年就开采了90万吨。
土质最好的地方在张墘,这个被华兴乡包裹在腹地里的村庄,与德化县山水连接,地下有丰富的瓷土和粘土。旧乡政府所在地早兴村,在张墘村隔壁,原名蚤卿,因山多草场广当地人也叫草坑,后来期望早日兴旺发达,改乡名为早兴、华兴,目前是大田的油茶基地,史上也烧制过瓦片。
张墘多山,红泥土做的瓦片紧密,挖出的窑不漏气密封性好。村中原来有瓦窑30个,其中20多个已废弃,目前还有8个在继续使用。
“烧制瓦片以家庭成员为主,8月份开始挖土制坯,11月烧出成品,正常情况下一年只烧一窑。”
刚刚经历了瓦坯搬运装窑和烧火、封窑等工作之后的邱元卷,在村里从17岁开始学做瓦,到今年已经31年。他沙哑着声音指着面前一个瓦窑介绍:“取土在1公里外,以前全部肩挑,现在用摩托车载,放到池里灌水浸泡,租用别人耕地的水牛踩土,泡4天,踩4天。”人牵着牛沿池子转圈,时间长了会头晕,有时候累得连牛都跟着趴下,躺着就是站不稳。
泥池直径约6米,堆土高度差不多0.7米,一池的土可以做成一窑的瓦。泥踩透踩熟了,挖出来放在工棚里堆成一处,外面盖上塑料薄膜防止水分丢失。做瓦片时,邱元卷掰面团似的一块块切下,然后用力甩在模具上。老邱以足当手,脚板刮起多余的泥巴填补到不足的角落,滑动游走动作娴熟。
模具是木板拼装起来的正方形匣子,内边长26厘米,也就是瓦片的大小。瓦坯的厚薄可由匣子上的木板上下调节。一把木条折成弯弓,钢丝弓弦用来切割熟土。瓦匠仔细剔除泥土里夹带的砂石和杂质,以及没有踩到位的粘土颗粒,把坯面刮滑了,纸片般一张张整齐叠放,码成半人高放着自然风干。
瓦坯做好后开始装窑烧制,之前先修补窑壁。因为窑是人工挖的,但烧了一段时间后都会塌方,所以需要时常维护。窑口留下一个人的宽度和高度,进去约1.5米跨上0.5米高的坎,上面是椭圆形平台,宽度约6米,最高处3米,底下隔15厘米安放一个边长20厘米的硬砖,瓦坯就放在这些硬砖上。柴草烧着后的火焰从预留的通道流过,窑内温度分布均匀,瓦片同时烧熟。
窑口离窑内平台的空间是烧柴火用的,同时容纳草木灰。窑壁乌黑发亮,结晶体像抹上的一层水泥,烧久了硬如铁板。瓦窑内部呈滴水状,装好了瓦坯把窑口浆砌住,瓦坯就在这颗水泡里窑变。
窑口上下部各留一个投柴草用的方形小口,上口边长25厘米,专门供烧猛火时使用;下口高50厘米,宽40厘米,用于刚开始时烧小火用的。小火烧了3至4天后,瓦坯水分已烤干,大火接着烧5天5夜。瓦匠们轮流看火投柴不能休息,尔后拿砖块堵死这些口,完全密封12天,将窑顶的3个小烟囱也同时拆除封堵。为了增强密闭性,张墘的瓦窑顶上还砌挡墙围堰,里面灌满水,开封瓦窑数天后等里面已经不热,再扒开窑顶的散热口,那时的塘水早已干涸。
瓦匠还会在瓦坯装窑完毕和封窑准备点火前,拿来自家打好的米粿和肉食及果品,虔诚地跪在窑前焚香祷告,祈求窑神保佑瓦片烧制成功,全部产青瓦,没有红斑,没有白点,不能破裂,不能变形。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