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三明工匠”柴烧土瓦:曾经风靡城乡的古物
http://wmf.fjsen.com 2015-12-30 09:59:21 来源: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瓦坯

制陶和陶瓷业的记载比比皆是,已知在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安溪庙氏在上京镇溪口烧瓷。稍后的明清时期,有不少来自永春、德化的农民,在奇韬乡洋地村建窑烧瓷。大田瓷器在民国时期曾销往福州东城碗行,部分转销国外,年销量20万件。

据考古发现,大田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居住,并且制作了陶器用品。在其后的公元前1000年的西周早期,陕西扶风出土了当时仰铺在房顶上的板瓦,盖在两行板瓦之间的筒瓦,那时瓦匠用泥条盘筑拍制,厚薄不均,入窑烧制为宫殿建筑局部使用。瓦片先采集土块,经系列加工塑造成半圆柱形,放在露天下变硬,之后送入窑炉进行长达月余的烧制。其烧制过程分小火烧制和大火烧制,大火烧制不能间断,需时刻关注火候,最后封闭窑炉闷上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瓦片结实轻巧。

话题回到大田。乡村里做瓦片自古有依山凿洞立窑,或以土石垒成“鸡笼窑”。用牛踩泥,手工制坯,柴草烧制。成品有开砖、条砖、地坪砖、九斤砖、纹砖,土瓦、滴水瓦等。1952年,大田有石灰砖瓦窑35个。1958年县里创建国营玉田砖瓦厂,“七一钢铁厂”附设的红砖车间和县建筑公司的砖瓦车间,随后一同并入,分设3个车间有职工550人,年产炉砖和普通红砖150万块,总产值7.5万元。1962年砖瓦滞销。1980年后,乡村个体砖瓦窑运用白煤烧制技术,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从业人数及产量增加。到了1990年,全县生产砖14719万块,瓦4109万片。及至1992年,有瓦窑43个,产瓦3735万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