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文化核心展馆
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杨保卫)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触碰得到乡愁。
再有几天,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文创基地内,以本土“三笔文化”为鲜明特色的三座文创艺术馆就要正式和观众见面, 2万海外澳头侨胞,将在这里追寻到最本真的价值回归。
三个新店土生土长的本土艺术家,“海之笔”苏谣,油画家出身的他,以锄为媒,以废弃的木头和破碎的瓷片为介,创作出属于他个人的艺术形式“木语瓷言”,引起海内外关注;“城之笔”蔡江南,以刀为媒,以泥巴雕塑为介,环岛路书法广场、文曾路、植物园,他的印记遍布厦门“大街小巷”;“田之笔”梁金城,蜚声国内的著名农民画家,以画为媒,拿画笔像拿扫帚一样挥洒自如,绘出闽南乡间最朴素浓郁的乡土气息。
以厚重、淳朴的本土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这是澳头打造“闽南美丽海港侨村”过程中倾注的理念。作为策划项目的翔安区副区长叶晓东深有体会,在典范翔安的建设进程中,区、镇党委政府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新圩“三子文化”与新店“三笔文化”的组织策划做了很好的诠释,成为城镇建设的一抹亮彩。
“三笔文化”,犹如一道心灵之桥,一头连接起生活、带出艺术,另一头,串起海内外乡亲浓浓的乡愁;“三笔文化”,更是一幅美丽典范之作,勾勒出以新店为代表的翔安文化事业靓丽的人文底色。
文化大院为基点
打造翔安文创新平台
站在澳头社区文化大院的高处,不远就是宁静的大海,一海之隔正对着金门,这里是大陆对台最近的地方。
海上的薄雾,轻轻笼罩着雨后的澳头社区。放眼望去,周围错落有致的民宅环绕着的怀远湖,散落着大大小小20多栋民宅古厝,这些老式的华侨托管房,未来将陆续诞生大大小小的文创空间,或为艺术家的创作基地,或为作品的展示空间,古民居即将焕发新活力。
古色古香的双清桥,把宁静的怀远湖一分为二,而漫步湖边,清澈的湖水,周围满眼的绿意,湖边不时闪现出来的现代雕塑,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小村落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印记。
文化大院前崭新笔直的大路两侧,一大块空地已经平整围起,这里就是正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新店文创园区,而它的核心和依托,就是文化大院内一字排开的三栋建筑——“三笔文化馆”,它是新店经典本土文化的高度浓缩,也是新店文创园区的起点。
新店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三笔文化馆”正在进行最后的设施陈设,元旦前后将开放,在翔安新城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新店镇从文化大院做起,打造文化创意空间和文化创意园区新平台,以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文创公司入驻。
目前,澳头社区充分发挥文化促进会的作用,利用空置旧学校和托管侨房,积极引进文创公司入驻,目前20多处托管房已经启动装修,已有滴水山房(厦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太极禅(福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贰陆玖柒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创企业入驻,带动了人气和消费,也促进村民增收。
不久后,澳头文创基地内将举办“面朝大海——澳头文化艺术季”,届时,三笔文化展、跨界艺术展、书画艺术展等重量级展出将相继推出。
三支笔巧绘家乡
翔安再添文化新品牌
美丽乡村建设,让澳头这座古老的村镇,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也挖掘展现出了更多传统历史的光辉,而在新店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中,“三支笔”的力量无疑最重。
“田之笔”梁金城、“海之笔”苏遥、“城之笔”蔡江南。三位艺术家人生历练不同、风格迥异,但却同样扎根新店,回归故里,从心底萌发出来的对乡土的爱和深深的眷念,驱动着他们一同挥毫泼墨,描绘着新店多姿多彩的文化篇章。
丝毫不介意被人称为“玩泥巴的雕塑艺术家”蔡江南,工作室在岛内的曾厝垵“2697”艺术园,但现在他更多时间待在新落成的澳头文化大院内,一大早,他就开始细细地雕琢起来,这回在他手上的,是一组人和马的主题作品。近些年重心从公共艺术作品转向个人艺术创作的他,更多的具有都市情怀的浪漫主义色彩,以更精准的人生和艺术态度,雕塑生活,雕塑快乐。
这些年来,蔡江南的作品早已为厦门人所熟知,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常常可以看见蔡江南的作品:环岛路书法广场名为“书法起源”的三块巨石、文曾路山坡上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植物园的“骆驼一家子”,都出自他的手笔,而在三笔文化馆建成后,他已把目光投注到了更广阔的天地间去。
无论是海底沉睡了百年的明清碎瓷片,还是被岁月磨砺得千疮百孔的残缺木头,在苏谣笔触的精心勾画下,都变成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珍品。
油画家出身的他,却对跨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漫步苏谣的文化馆内,木器、破碎的瓷片、锄头、扁担,在他的手里,都成了宝贵的创作材料,在苏遥看来,这些古老的旧物,连接着过去,维系着乡愁,把这些古老的旧物用艺术的形式定格下来,触动亲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发更多的后人热爱家乡的情怀,是他创作最原始的冲动,而他也借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木语瓷言”。
淳朴的构图,憨厚的笑脸,亮丽的色彩,热情的劳动场景,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这就是农民画,翔安两次荣获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其代表人物正是新店本土农民画家梁金城。
而今,农民画开始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小到一个杯垫,大到庙宇、宗祠、壁砖、墙体,都可以看到农民画的踪影。梁金城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传统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的年轻农民,能够“沉下去”,像拿扫帚一样挥笔自如,把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淋漓尽致地勾勒出来,而三笔文化馆无疑给他提供更宽阔的创作空间。
富美雅充分发掘
美丽乡村建设最新写照
对富雅美的充分发掘,是新店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出发点,而这些艺术家的创造,尤其是在“雅”字上的重大挖掘,无疑起着巨大的助推力。
新店镇党委书记沈金德说,以苏遥为例,他个人的艺术符号“木语瓷言”,得到业界人士高度赞誉。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动手整理房前屋后,把牛棚变茶室,将自家打造成别具乡村特色的花园之家,并带动左邻右舍一起共同缔造,深刻改变了整个村庄的面貌。
因为共同的家乡文化认同,村民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社区有座“同心桥”,这条路之前是晴天灰雨天泥的土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为解决这个难题,社区党支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不计报酬,配合施工单位共同完成工程建设,心连心,一家亲,同心桥成为造福百姓、凝聚民力的社区建设经典案例。
“三笔文化”的涌现,已经吸引了厦门不少文化名家的关注。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彭一万说,“三支笔”把笔端对准最火热的生活场景,农民画画的是本土故事,油画是外来品,而雕塑书法历来一直被公认为高雅艺术,代表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三支笔”,聚合在新店,难能可贵,在国内其他镇街也是极为罕见的,“三笔文化”接地气,传递正能量,栩栩如生地勾画新店城市、农村的新气象,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新店镇的面积比肩厦门岛,这里过去是“过台湾下南洋”的主要港口,也是地下党人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题材,此次新店浓墨重彩推出的“三支笔”,在挖掘历史、展现现实方面,大有可为。
一滴水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在彭一万看来,“三支笔”为翔安区乃至整个厦门市又增添了一个壳丽的文化品牌。而在“三支笔”的背后,是三名艺术家的人生洗练,以及他们笔下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心底萌发出来的对乡土的热爱,驱动着他们一同挥毫泼墨,描绘着翔安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