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翠竹可隔世
“十里翠竹,万担茶乡。”在古代,去往溪口古村,要先过两关:一是无边无际的翠竹林,二是隔绝村内外的永安河。如今,这两关成为入村前的美好景致。据村里人说,溪口村只有400多人,但竹林却有1700亩,祖祖辈辈以竹和茶为生。古代若是没有官道引路,行人一定迷失在竹林中了。
溪口古称金口,因为村北的凤里溪、村西的玉山溪如两条玉带环绕交汇,后人又为它改名溪口。永安河河宽流缓,水色碧绿,其上有永安桥。这是一座石构单孔的拱桥,东侧的栏杆上阴刻着楷书“永安桥”,栏杆的立柱头上有圆雕石狮各一对。村主任袁良钹介绍,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这座桥是华东地区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半圆石拱桥,有悠久历史,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十里翠竹,虽然将古村与外界隔绝,但仍挡不住古人络绎不绝的脚步。穿过十里翠竹,跨过永安桥,便到了十里洋场。说是十里洋场,其实并不夸张。溪口村是福建和浙江交界之地,也是古代从霞浦、福鼎往温州的必经之路。村里人也热情好客,对外村人“三步即是客”,热情相待,讲究礼让。
史料记载,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以后,这里就成为福宁州的闽浙官道、物流枢纽和边界商贸中心。鼎盛时期,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客栈林立,夜市红火早市旺。夜晚灯笼烛火彻夜明亮,每天早晨福鼎潘溪、点头、秦屿,以与浙江平阳一带的鱼货经营者穿梭叫卖,热闹非凡。村中有布店、果杂店、药店、米粉店、小食店、鱼货店、棺木店等。
商贸繁荣,加上当地山清水秀、茶叶资源丰富,造就了“白琳工夫”的创立者袁子卿。目前,村中还有他的故居,是一座合院式清代木构民居建筑,离故居不远处是他的厂房。1936年,一场火灾烧毁了整个厂房。于是袁子卿就举家迁往离故里不远的福鼎白琳继续生产经营茶叶,创立了“白琳工夫”茶叶品牌。
全村古今皆尚武
溪口村大多数人都姓袁。尚武,是袁氏一族的立根之本。
据史料记载,明天顺(1457—1464)年间,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官至福建行省参政、左丞、义兵征行元帅、明江西行省参政,袁家有五个兄弟,后来袁天禄的二哥袁海从柘荣县城迁居至溪口村,袁氏自此而立。
溪口既是官道交错的驿站,也是福建重要的军事要塞。搬来之后,袁氏五兄弟在溪口村修建城堡、屯兵、练兵,割据一方。村内围在民宅四周的古城墙,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
现存保存较好的几段古城墙,长度有600米左右。大的高2.8米、底厚约2米,小的高约1.5米,厚60厘米左右。明代开始,闽东倭寇泛滥,这些围墙,在历代的抗倭中也起到了保家卫国的重任,也在山洪暴发时兼具防洪作用。
自明代袁氏开始,当地人尚武文化就流行开来,数百年间从未间断,村中至今依然保留有从明代开国留下来的四块练武巨石。大的有三四百斤,小的也有30斤。
明嘉靖年间,当地不少人到南少林拜师学艺,将所学的南拳带回村里教授村民。他们借助溪口古城堡、城墙抵御倭寇,勤加练武保家卫国,保护了袁氏一脉的流传,同时也为抗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后世子孙世代演练南拳传承至今,演化为村民的一项健身活动。农闲时分,村内时常能看到村民舞动南拳的场景。
溪口人不但懂武术,也擅竹编。柘荣篾匠多,在盛产竹子的溪口村,自然随处可见竹编。当地人还创造性地把竹编运用于房屋建造之中。游走于古村,可以发现,许多古民居的墙面竟是以竹篾为骨架。
“祖先用竹编做骨架,涂上拌好的石灰、泥巴、盐巴、糯米,不但结实防风,还可以防过火。”袁良钹告诉记者,前几天,有一座古建筑着了火,烧到竹篾墙就灭了,说明祖先发明的这项技术,至今还在保卫着子孙后代。这种竹篾墙也成了溪口村古民居的“标配”。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