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正考证天后宫里的石碑
石碑由花岗岩制成,长约2米、宽约0.6米。碑文有400余字,末尾写着“发给船户何一元等执照立石”,立碑时间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从碑文内容看,这块石碑不仅是“执照”,也是一块示禁碑,记载了一段关于船户联合反贪的历史。
碑文记载一段反贪史话
那么示禁的内容是什么?碑文说,当时诏安县渔民何一元、林守六、杨其宗等人,联名向上级举报当地官员在办理出海执照时对渔民进行苛索。原文称“欲于原烙之上添烙”,意即官员对已经办理执照的渔船还要重新办理执照,进而索财。原来,在康熙年间清廷统一台湾后,康熙皇帝便颁发“开海贸易”谕旨,不过对出洋贸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出洋船户必须出具澳、里、甲、族等画押、保结,并在船身烙上字号姓名,才给颁发执照。
但诏安当地官员,却以颁发执照为由勒索船户,碑文称“已烙四五百船,无人告发”。直到何一元等人揭发后,此事才引起乾隆皇帝的重视,他命令福建分巡巡海汀漳龙道彻查。后来,贪官污吏被提讯查办,政府考虑渔民出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便为他们颁发执照,并立碑警示。
诏安县文体局的沈海德和许琨武认为,月港兴而梅岭废,但梅岭的外贸活动并不是从此便永远停止了。由于倭寇被歼灭,海氛渐趋平静,如乾隆、嘉庆到道光年间出了好几家各拥有十几二十艘大商船(如北关谢硕兴、岸上村沈振兴号等,都有百万富翁之称)。这些都可作为梅岭恢复外贸活动的例证,而这块石碑,则可佐证当时的出洋制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今,当地将石碑重新竖立、保护起来。
海防扎寨闽南第一营
在宫口村村口,有一块高近5米、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巨型摩崖,上面镌刻着“闽南第一营”五个遒劲大字,吸引许多人前去观看。巨石后面是一个小山包,山上树林茂密,山花烂漫,是个休闲好去处,如今已经建为公园,供村民休憩。原来,这里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屯兵之地。
明朝,倭寇横行、海盗侵掠海上,正常的海上贸易受到影响,梅岭出海者人心惶惶。于是,官府在这里驻兵,负责出海巡逻、保卫家园。“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曾领兵在闽南沿海一带与来犯倭寇激战数年,立下了不世之功,位于梅岭沿海的‘闽南第一营’曾是戚继光率部安营扎寨的地方。”当地文史学者黄尖说。
这块巨石,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成为民族英雄戚继光及其部将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见证,也成为后人追寻与缅怀英雄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