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石狮永宁一番仔楼变身公益图书馆 免费对外开放
http://wmf.fjsen.com 2015-12-21 10:01:22 李昌乾 林永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番仔楼夜景

东南网12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李昌乾 林永清 文/图)石狮永宁街15号,是一座有故事的番仔楼。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这里,它已变身为一座公益图书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有一天,我们在外面走累了,想回到家乡,却发现,她不是以前那样了。”永宁小镇青年蔡世力返乡后的心里落差,让他决定要做一件事情——把熙宝楼变成公益图书馆,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实现愿望。

目前,图书馆共募集书本2000余册,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为上午10:00~12:00,下午3:00~10:00,周末两天提早1个小时开放,长期接受社会捐书,详情可关注“熙宝楼公益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开发华侨老屋 主人被青年打动

“永宁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书店,很多想看书的人,都要跑到石狮市区,路途太远,很不方便”。这位立志守护家乡的青年,出生于1987年,之所以选中熙宝楼,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外,还在于熙宝楼浓浓的人文气息。

蔡世力说,熙宝楼是华侨陈焕熙先生为完成父亲遗愿,花费20年时间于1963年建成。正门嵌联“焕宇和祥荣故里,熙春丽景耀南天”,讲述的正是屋主闻名南洋的打拼史。这栋番仔楼原叫春晖楼,后取自夫妻俩的名字,改成熙宝楼。二楼阳台廊柱上嵌联“焕若宝珠光祖德,熙如珍品霭鸿禧”,印证着夫妻二人温馨、深情的爱情往事。

蔡世力告诉海都记者,今年92岁高龄的陈焕熙老人,现居菲律宾,早年热衷于教育事业,每年都会从菲律宾回乡颁发奖学金给永宁学子。随着年岁增高,加之爱妻两年前去世,他回来渐少,房屋搁置。

为了将这些华侨老房子利用好,从去年开始,蔡世力想将其承租下来,但苦于初始想法不是很成熟,陈老先生担心祖宅被过多商业化,而婉拒他的要求,双方先后还多次联系沟通,均无果。

今年年初,事情出现转机,因房屋被盗,加上宗亲谏言蔡世力推广家乡,在公益上付出诸多努力。最终,陈焕熙被蔡世力的诚意打动,同意将房屋租给他。

  图为少儿阅读室

众筹公益图书馆 受网友热捧

租下番仔楼后,蔡世力最初的打算是建成民间华侨博物馆,但因条件不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决定将它打造成公益图书馆。

9月11日,蔡世力依托永宁青年旅卫平台,发布了《热爱永宁,一起做一个公益图书馆吧》帖子,众筹搭建熙宝楼公益图书馆,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各地驴友、网友的积极响应。截至昨日,已经接受全国各地捐书2000余册,众筹款总计12万余元。为确保这些款项透明,方便大家监督,蔡世力在网络上进行公示,表示将全部用于图书馆的改造与运营。

昨日上午,在正式对外开放的同时,喜欢旅游的许先生,从泉州带了三本旅游书籍,不留名赠予图书馆。

此前,来自永宁行实幼儿园的林秋晴老师,得知图书馆在众筹图书,她组织学生、家长共140多人,向图书馆捐书300多本。林老师希望利用熙宝楼公益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阅读与借阅优势,通过自己的行动,进一步丰富馆藏书籍。

设免费艺术课堂 还有南音展览室

番仔楼共有房间8间,出于对历史和房子主人的尊重,卧室不做任何变动。其余7间,设少儿阅读室、青少年阅读室、特色的永宁乡土书籍室。同时,还设有美术、书法室,每周将举办一次公益的免费书法课或美术课等艺术课堂,并不定期举办各种闽南文化及永宁文化公益讲座。

蔡世力介绍,图书馆的管理也富有特色,每个读者都可以到图书馆办理属于自己的借书证。他向记者展示借书证,作为牛皮纸小本子,背后贴有读者条码,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DIY设计自己的借书证。此外,若实名捐献书籍者,书本背面的条码会打上捐赠人姓名。同时,熙宝楼公益图书馆全部电子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将设置南音展览室。蔡世力告诉记者,李意土是永宁著名南音乐师,他痴迷南音,对乐器方面也颇有研究,同时也掌握着一手好书法。“他将撰写南音乐谱,展示琵琶制作工艺,并教授小朋友们书法,”蔡世力说,永宁乡土书籍展览室放置永宁历史文化和泉州、石狮文化相关书籍,并收集珍贵的永宁乡土资料作为展览。

在小镇拥有一个图书馆,蔡世力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静心的读书环境,让永宁人和游客都可以免费到图书馆阅读书籍,重塑人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