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寻找台湾德远堂
http://wmf.fjsen.com 2015-12-18 10:47:51 陈创业陈梦婕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塔下村的张氏宗庙德远堂,庙前矗立着24根石龙旗杆。(资料图片)

塔下最耀眼的地标

“在台南也有一座张氏祖祠德远堂,而且一模一样。”满怀期待,日前,记者驱车抵达塔下村德远堂。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姓氏的宗祠就是他们的一个精神家园。而塔下的张氏家庙德远堂,这个远近闻名的祠堂,则因其建筑特色和门前的24根石龙旗杆而成为游客到塔下村的必去景点。

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是闽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不少台胞的祖家。这里有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张氏宗庙——德远堂,初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500多年来,这个家族人文蔚起,进士及第的先贤,富甲一方的富翁,在家族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矗立在家庙前的24根石龙旗杆,便是对他们不平凡业绩的表彰与纪念。

1947年至1952年,塔下村对德远堂进行第五次维修。这次维修,时间较长。修缮时,国民党军政要员、华侨、当地士绅都曾题字作诗。其中,有国民党将领、国共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先生亲笔题写了“源远流长”四个大字;国民党将领张发奎也为此家庙题了“清河著望载祀数千,绵绵瓜瓞蔓引枝联”的对联。

走进德远堂,记者注意到,左侧醒目位置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德远堂系张氏家庙,始建于明,历代修葺,雕梁画栋,技术精湛。清同治九年,定居台南的塔下村村民张石敢的后裔特地从台湾回乡谒祖,在台南义捐兴建了一座同式样的德远堂家庙。因此,德远堂又是闽台渊源关系的实证。”

这块石碑引起记者的强烈兴趣,祖辈口口相传的那座远在海峡对岸,一模一样的台湾德远堂究竟在台湾哪个地方呢?“很可惜,台湾的德远堂目前还没有找到,两岸开放往来之后,我们就一直托台湾朋友在找这座台湾张氏宗祠,但始终没有音讯。”面对记者的提问,现场担当解说员的塔下21代孙、塔下小学校长张延民难掩失望之情。

点燃的希望

“我们一起来寻找!”得悉台湾德远堂没有找到,记者颇感意外,能不能通过两岸媒体发动大家一起寻找呢?记者萌生了寻找的强烈冲动。当晚,我们来到塔下村支书张耀和家,并请塔下张氏宗亲理事长张国初带着张氏族谱一起过来,希望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没想到,一到支书家,就得到一个意外的喜讯。张耀和说,就在一小时前,在村里开店的老板张月芳来电说,有个来自台湾屏东的游客李秀琴告诉他,她老家附近村庄头崙村的宗祠也有一个德远堂,建筑格式和塔下的几乎一模一样,有可能就是塔下人说的台湾德远堂。这消息让大家都兴奋不已,连呼奇迹,失联300年的台湾家庙难道就这样找到了?记者立刻请支书联系张月芳,请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张月芳告诉记者,台湾游客确认,头崙村的宗祠供奉的也是张氏!

希望更大了。

晚上张耀和请记者一行喝家酿米酒、吃土菜,台湾德远堂有了眉目,大家像过节一样喝开了。张支书和张理事长忍不住多喝了几杯,熟稔于心的两岸张氏家族故事就汩汩涌出:张氏子孙至今已繁衍24代,据族谱记载,清道光初年,张氏15世新瑞公首开张氏出洋“过番”先河。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向外迁徙。9世文羡公、12世锡瑶公、13世石敢公、14世尔焕公、15世景乾公等先后移居台湾,现在台南、台中、台北、基隆、花莲等地,都有张氏的后裔。而与塔下村联系较为密切的要数张氏第13代世祖张石敢的后裔。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年,已是腊月廿七,张石敢因家贫如洗,过不得年,就向本村一个屠户赊来3斤猪肉,议定除夕之夜还钱。除夕晚,屠户如期前来索钱,张石敢实在无钱付还,恳求延期,屠户不肯,遂把3斤熟肉从锅里拿走了,看到锅里还存有肉汤,就把草木灰撒在锅中,使肉汤不能喝。穷有穷志,张石敢决心外出谋生。于是,大年初一,张石敢辞别妻儿,只身外走,辗转到了台湾,以后在台南定居。

定居台南的张石敢终于凭借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子孙开枝散叶在台湾各地。清同治九年,塔下德远堂第二次维修时,台南张石敢后裔得知消息,特地回故土认亲谒祖,并捐资参加维修。据传,其子孙后辈也仿照塔下的德远堂,在台南兴建了德远堂,以铭记祖先。

寻找,还在路上

祖辈口口相传的德远堂在台南,而这回台湾游客提供的信息却在屏东,这个让塔下族人魂牵梦绕的德远堂会穿越300年的云烟浮现吗?由于李秀琴人在台北工作一时无法回家,特地委托了老家亲戚去探寻。记者只好先行离开塔下。

等待答案的时间总是过得十分缓慢。

很遗憾,现实总不那么容易遂人心愿,不久前,记者从塔下村获悉,屏东头崙村张氏宗祠的源头是广东梅县。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说起台湾德远堂,现在我又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孙子听。可惜,我们都没有亲眼见过这座台湾德远堂,这种牵挂很苦很苦。”找了300多年的台湾德远堂又一次落空,和记者聊起这结果,张耀和长长叹了一口气。但是,他并不沮丧。他说:“我们坚信台湾一定有个德远堂,我们不会放弃寻找,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等到两地宗庙共供香火的时刻。”得知省报在台有驻点记者,他诚恳地对记者说,希望能发挥媒体的力量一起寻找!

“绵绵瓜瓞蔓引枝联”,那座和祖祠一模一样的台湾德远堂究竟在哪里?今天我们把塔下人的心声写出来,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塔下人圆300年之梦,早日找到延续着塔下张氏血脉的台湾德远堂。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