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72岁草根编导组建工作室 无偿教授高甲戏和器乐技艺
http://wmf.fjsen.com 2015-12-14 11:10:55 赖彩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拉二胡者为郑国裕

东南网12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赖彩霞 通讯员 蔡建东文/图)51年来,他编导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这些记录农村生活点滴变化的剧目,好评如潮,不少还荣获大奖。

这位“草根编导”名叫郑国裕,今年72岁,翔安大嶝街道山头社区居民。

山头社区素有“戏窝”之称,高甲戏文化氛围浓厚。老郑从小是个戏迷,热爱高甲戏,还专门拜师学艺。1964年,他被村里选送到南安歌舞训练班参加培训,后来还参加了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组织的农村基层艺术人才培训。“这段经历非常宝贵,我在其中学会如何编、如何导。”原本就能歌善舞的他,各方面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吹拉弹唱不在话下,从传统南音到现代戏曲,从闽南高甲戏到西方歌剧,他无所不通。扎根乡土的他,更是将农村生活与众多表演形式相结合,编导出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他组织宣传队,在沿海一带巡回演出,颇具名气,《我们是东海民兵》以及《王帮德》等作品更是必演节目。驻岛的几个连队,都抢着让他帮忙编排节目,其编排的节目在汇报演出中多次获奖。2013年,在翔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单位组织的文艺专题演出活动中,老郑一口气编排了11个节目,节目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居民的高度赞誉。“其实我心里一直放不下高甲戏。”上世纪80年代初,老郑组建了三岛高甲戏团。他特意聘请专业的高甲戏老师来教团员,自己也跟着学。在曲目编排上,他结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在唱腔、唱词以及动作上进行改革。“排演的剧目表演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文明。”戏团的表演不仅受到翔安居民的欢迎,还经常受邀到外地演出。

随着年纪增大,老郑不再担任团长,但还是闲不下来,组建了“老编导工作室”,无偿教授山头的居民学习高甲戏和器乐技艺,并帮忙编排节目。为了让大家有个活动场所,他还将自家的两个店面捐献出来。“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组建一个高甲戏班,让高甲戏文化在山头继续传承下去。”老郑说道。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