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南安仑苍400年“打铁村”:消逝的行当 不灭的精神
http://wmf.fjsen.com 2015-12-11 11:32:5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南安仑苍联盟村湖西自然村收藏最后一副打铁担——

消逝的行当 不灭的精神

  老师傅们抡锤打铁,重温往昔岁月。

核心提示

近日,一副从广东托运回来的打铁担,被南安仑苍镇联盟村湖西自然村的老人陈列在老厝里。这副打铁担已陈旧不堪、落满灰尘,村民何以如此珍视?因为,它是见证近该村400年打铁史的最后一副打铁担。

原来,湖西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打铁村”,从清朝初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村里的男人们有99%都从事打铁行当。“当当当……”他们或经营着一家不大的打铁铺子,或挑着打铁担四处吆喝,甚至在广东、湖南等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近日,记者来到湖西村,聆听老师傅们讲述打铁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灵 石伟琴 戴涵琦 文/图

重现

时隔30多年 老师傅抡锤打铁

在湖西自然村的一座古厝里,一些锈迹斑斑的打铁工具“寂寞”地躺在角落里。几位老师傅走到它们旁边,熟练地将零件拼合在一起,一副完整的打铁担重生了。

抡起大锤来,今年55岁的周杏林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三十多年没抡过咯!”和他配合打铁的周贤车今年也已66岁,12岁就跟着父亲开始打铁。这次,他扮演着“师傅”的角色,只见他左手用铁钳夹住铁块,右手拿小石锤敲击铁块,他敲哪里,周杏林便用大锤敲哪里,“当铁块烧到通红时,师傅用铁钳夹起铁块,用小锤指挥大锤打铁。”

他们的身后是一座风箱,旁边是用来放木炭的地方。“最初的燃料是木炭,后来改烧煤。温度能达到1000多摄氏度。”从事打铁行当20年的周彼德14岁便开始当打铁学徒,拉起风箱来轻车熟路。“铁块、钢块在火炉里烧,用风箱控制火候。”他一边拉动风箱把手,一边介绍,“比如做锄头,以前的锄头嘴是用铁块和钢块融在一起的,怎么让铁和钢融合得刚刚好呢?老师傅一般会凭借经验观察火焰颜色,到了一定程度的青色才能用钳子取出。”

“当当当”的打铁声传出节奏的韵律,记者不禁感慨老师傅们配合默契。“这个速度算慢的啦,以前比现在快多了。”周贤车说,好久没打,节奏都乱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