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长辉 通讯员 龙闻)
8日,首届月港海丝文化论坛在龙海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挖掘海丝资源重振月港雄风”为主题,就月港海丝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闽南侨民从这里起航
漳州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
厦门大学教授林仁川对月港历史颇有研究。他表示,明代的漳州月港万商云集,驰名中外,在世界航海史上和首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是东南沿海的贸易重镇,而且是著名的国际商港,其影响远及欧美地区。
月港弥漫着海洋文化的氛围,不仅作为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而且也是闽南地区华商、侨民的重要出海口。当时九龙江沿岸的居民出洋过番,大都由此扬帆出海。因此,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说。
月港的贸易路线,同时也是闽南侨民的迁移路线。龙海市月港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江智猛说,经过多年的历史考证,当时月港拥有18条通往东西洋的航线,与东南亚、南亚和东北亚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且以吕宋为中转站,与欧洲一些国家进行间接贸易。沿着海上贸易路线,闽南地区华商、侨民足迹远至南亚,甚至欧美。
多方期待共同挖掘
现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月港,这个沉睡了300多年的港湾,再次被唤醒。月港被列入海丝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也逐渐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郑国珍是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他表示,漳州月港是海丝申遗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全球海运贸易中,月港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漳州进入了世界大航海时代,贸易范围扩展到了欧洲,其海丝贸易特点是“走出去”,开华侨之先河,东南亚一带大量的华侨都是那个时代开始走出国门的。月港的历史文化不仅要挖掘好,更要保护好,让月港顺利迈进世界文化遗产殿堂。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杨松年说,16世纪以后,漳州人移民东南亚的非常多,漳州人在新加坡、马六甲发展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很多新加坡的街道还是用漳州移民的人名做地名。“时过境迁,现在东南亚地区对月港了解较少,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吸引更多东南亚学者专家认知月港、研究月港,加强漳州与东南亚的交流。”杨松年说。
来自台湾的唐山出版社社长陈隆昊同样对月港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充满期待:“月港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的祖先就是沿着九龙江,从月港出海,登上台湾岛。希望能与大陆专家学者合作出版海丝文化的相关书籍,宣传月港历史文化”。
“龙海市不仅大力度研究月港历史文化,还在对月港进行规划,准备对现有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古月港的风貌,让更多的华侨华裔看得见乡愁。”江智猛说。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