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烛光虔诚】
司马小萌,泉州籍著名现代作家、外交家司马文森的二女儿,现为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原北京晚报高级记者。近日,司马小萌到厦门主持中国晚报摄影学会2015理论年会,受泉州晚报社邀请,第一次回到故乡参观寻根,并将泉州印象浓缩进了自己的镜头中——
□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 司马小萌 图/文
若不是泉州晚报社林总建议,我也许会和故乡泉州擦肩而过。其实难怪,我父亲司马文森虽然出生在这里,但他18岁离乡,在上海在广州在桂林在香港在国外,我们六姐妹随着他的革命足迹出生、成长、定居北京。就连我的母亲也没有到过泉州。
上月底,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在厦门举办2015理论年会后,我终于来到泉州。老城、老街、老屋、老乡,你们好!你们好!
这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城市,以她热情博大的胸怀,迎接了亲人的到来。匆匆三天,不但找到了父亲的出生地——泉州东街第三巷,还第一次见到了老家的亲戚们。此外,我还特意来到泉州市图书馆,赠送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几本著作,原来泉州市图书馆早已收藏了我父亲的著作,并且数量有50多种。
我把对故乡的观感和印象,把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一股脑儿融进自己的镜头中,也算是我对故乡的感恩……
这些图片发表在微信上后,泉州晚报社林耀平总编辑和大连晚报社赵振江总编辑写下两段留言,令我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泉州晚报社总编辑林耀平: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司马小萌近日返乡寻根。她是泉州著名现代作家、华侨抗战老战士、外交家司马文森的二女儿,身上流淌着泉州的血脉,豪爽侠气,性情中人。她说,家乡一下子给予太多灵感,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想要的角度。萌眼看泉州,不但让人领教其非凡的专业与洞察力,更感受到火一般的赤子情怀。
大连晚报社总编辑赵振江:会长故乡寻根,让我们更加立体地全面地了解了令尊司马文森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作为革命家,他是1933年入党的老资格,是左翼革命文学的实践者和组织领导者;作为作家,他具有超常的文体掌控能力,在各类文学样式的创作中都能取得出色成绩;作为外交家,开创扩展了与亚欧非的文化交流。作为出色的父亲,用优秀的基因和风范成就了出色的子女。作为文化符号,他以自己传奇的经历、杰出的贡献和最后的惨烈牺牲,至今仍然荡涤和震撼国人的心灵与良知。泉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司马会长不虚此行!

【人靓花美】

【公园印象】

【浪漫飞天】

【昨天今天】

【不约而同】

【给钱再拍】

【俯瞰泉州】

【真真假假】

【浪漫门神】

司马小萌在泉州东街老家

司马文森、雷维音夫妇在印尼
司马小萌,1945年生于广州,汉族,无党派。北京晚报高级记者,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区摄影家协会顾问。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0年至1971年在张家口日报担任摄影记者;1972年至1979年在北京日报担任摄影记者;1980年至今,先后担任北京晚报摄影记者、美术摄影部副主任、摄影部主任、家庭生活部主任。
司马文森(1916~1968),学名何章平,泉州东街人,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外交家。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申报》、《作家》等报刊发表多部揭露现实的短篇小说。
抗战时期,司马文森先后在上海、广州从事救亡宣传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投入反对内战的斗争,把港澳和南洋的爱好文艺进步青年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并为解放区输送新生力量。其间,司马文森撰写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和小说。1949年9月,从香港来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担任“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并参加开国大典。
1955年夏,司马文森奉派出任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底回国后,担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非洲司司长。1964年,司马文森出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全国文代会第一、二、三届代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年仅52岁。
司马文森是报告文学写作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对报告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被誉为“反映四千万华侨生活一部最有力的长篇著作”,开创了华侨社会文学的先河。长篇小说《风雨桐江》以泉州为背景,描写了家乡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九十年代由其小女儿司马小加改编成电影剧本《欢乐英雄》、《阴阳界》,其女婿吴子牛担任导演,曾获金鸡奖、政府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