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李西闽:写作是自我救赎
http://wmf.fjsen.com 2015-12-08 09:16:55 树红霞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B 真正的恐怖是内心的丑恶

用李西闽自己的话说,他走上文学路与年少时多苦难分不开。

上高中时,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挣了12块钱的稿费。拿到钱,他买了猪头肉请同学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就这样,他创作的动力越来越大,拼命地写……

但遗憾的是,高考他落榜了。父亲希望他跟着亲戚学门手艺,一开始,他跟着大伯学箍桶,干不了。后来,他跟着堂叔做泥水匠,一天挣两块钱,心情很糟,天天喝闷酒。很快,工钱全喝没了,还欠店家钱。店家的女儿劝他不要再喝了,建议他去参军。

就这样,李西闽又走进了军营,在空军部队服役21年。当兵的日子,李西闽把空闲的时间全用在读书上,晚上躲在被窝里一边看一边写。

军旅生活很丰富,李西闽如鱼得水,在军营写了200多万字的小说。其间,他开始创作恐怖小说。当时恐怖小说的创作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李西闽在摸索中前行。紧接着,他又写下《尖叫》《死鸟》等多部恐怖小说,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成为中国恐怖悬疑文学的先行者,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

不过,李西闽真正的文学创作是从离开部队才开始的。

其实,李西闽的恐怖小说不同于一般人理解的鬼故事,他所诠释的恐怖是人的灾难和内心的丑恶,他写的都是现实中人性的弱点。

这次,他特意带来三本新出版的小说集,这是从300多万字的中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算是对过去写作生涯的纪念。其中,《七条命的狗》是现实题材小说,《血在烧》是军事题材小说,《野河滩》则是少年成长题材小说。

C 珍贵记忆重温活着的意义

似乎是命运的有意安排,这位长于写恐怖小说的作家,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活埋了整整76个小时,经历了人生真正恐怖的时刻。

2008年5月,李西闽应邀来到汶川银厂沟的鑫海山庄创作长篇小说《迷雾战舰》。12日下午,顷刻间地动山摇,来不及作任何反应,垮塌的楼房就将他深埋其中。在接下来的76小时里,他身体无法动弹,滴水未进,在恐惧和绝望中唯有不停地祈祷。

成功获救后,李西闽才知道,当时与他一起被埋的6个人,只有他活了下来。在别人眼中,他是幸运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恐惧地活着。

“地震留给我的是一辈子的痛。”李西闽说,原以为获救后一切会随风飘散,可没想到活下来总是被噩梦缠绕,恐惧感如潮水般将自己淹没。他被确诊患了抑郁症和创伤综合征。

李西闽惧怕一人独处,不敢坐地铁,因为地铁轰隆隆的声音就像他被埋时听到的从地底发出的发音。绝望情绪产生时,想从楼上跳下去……灾难给他带来了无法言说的伤痛,他用不同的方式抵抗噩梦,希望获得灵魂的救赎。

写作便是他觉得有效的一种方式。他根据这段经历写的长篇散文《幸存者》,讲述被埋的真实生死体验。《幸存者》出版后,很多读者给李西闽写信,鼓励他好好活下去。正是读者的鼓励,让他重新获得生活和写作的勇气。

于是,他又完成了长篇小说《救赎》。与《幸存者》不同,《救赎》是虚构的。《救赎》讲述了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何国典来到上海,经历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的感人故事。不过,在李西闽看来,《救赎》同样是真实的,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是真实的。写作《救赎》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心灵的救赎。

灾后不久,李西闽去了四川灾区,用《幸存者》的版税,资助一些灾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看到那些孩子迷惘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我流下了泪,他们和我一样是幸运者,同样需要心灵的安慰。”

因为《幸存者》一书,李西闽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授奖辞这样写道:“李西闽的珍贵记忆,还原了一段悲剧时光,也为人类的大爱、勇气,写下了个人的颂歌。他在文字里重温了活着的意义,而关于活着之幸福感的崭新理解,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共同领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