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档案馆馆藏的明代崇祯元年圣旨
东南网12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紫玄 通讯员 董清花文/图)古城泉州人杰地灵,从唐贞观元年徐晦中文状元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中文状元,共出了十五位文武状元。至今,虽然一些状元故居仍在,但却难以让人联想其当年荣光。而在晋江市档案馆,一卷迟到了9年的明朝圣旨,鲜活讲述了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文状元庄际昌不畏权臣宦海沉浮九年的故事。
旧物中发现明朝圣旨
圣旨卷长135cm,宽35cm,为丝绸制造,黄底白花,后一段为明显的浅黄色,是当时皇帝专用的公文纸,全文共432字,落款时间为“崇祯元年”。
庄际昌(1577~1629年),字景说,号羹若,初名梦岳,应试时改际昌,学籍永春,乡籍晋江。据陈仲初编著的《晋江状元谱》介绍,庄际昌少即聪慧,七八岁便能赋诗作文,挥笔立就,文不加点,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状元,是整个明代唯一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其裔在府文庙西侧营建庄羹若状元祠,在晋江青阳宫下庄氏祠堂对面曾建有庄际昌状元衙。
在明代,儿子考上状元,父母按例可以请封,这道圣旨正是朝廷封赠庄际昌父母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赠儒林郎翰林院修撰”、“加赠尔(庄际昌之父庄应龙)为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二是“赠庄际昌之母陈氏为安人”、“加赠为宜人”。
晋江市档案馆首任馆长彭国胜告诉海都记者,上世纪80年代,晋江县公安局将之前从民间收缴过来的旧物交予晋江县档案馆。直到1985年,彭馆长在整理这些物品时发现这卷珍贵的圣旨,欣喜不已,收为馆藏。
圣旨为何迟到9年?
细心的人发现,庄际昌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状元,而这份圣旨却是崇祯元年(1628年)封赠庄际昌父母的,时间跨度长达9年,到底是何缘故?
《泉州府志》记载,庄际昌因为“对策讹一字,为忌者所摘,不受职而归”。至于写错何字,有人说是将“醪”字写作“膠”,而民间传说庄际昌金殿写策论,因赶时间将“马”字的四点写作一划,被人借题发挥。因此庄际昌高中状元后,既没有按惯例“白马挂金鞍,骑出万人看”,也没有授官职就返回故里,故无法为自己的父母请封。
史料记载,天启元年(1621年),庄际昌入京修纂国史《六曹章奏》、《光庙实录》,翌年修编《三朝要典》,当时魏忠贤独揽朝政,翰林院编撰官员陈子壮因忤其意而被削职归乡,唯有庄际昌独自登门慰问,加之其后两次拒绝魏忠贤之命,而被排斥返乡。崇祯元年(1628年)魏党伏诛,庄际昌得以昭雪,被调入京,晋升为左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在京时崇祯皇帝常召与论国事,并令庄际昌着手整理成文。也就在那时,朝廷下圣旨给庄际昌的父母封赠。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