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国粹 首创蜡丸工艺为“海丝”护航
东南网漳州12月2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文/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陈李济首创蜡丸工艺因促进了中成药远洋贸易而备受关注。12月2日,“一带一路广东出发”全国网络媒体广东行采风团参观广州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了解陈李济首创蜡丸工艺制作发展过程。
据介绍,陈李济始创于公元1600年,由广东南海人陈体全、李升佐共同创立。店名“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2010年,陈李济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全球最长寿药厂”,并成为中国四大中医药堂之一。以“首创蜡丸文化”和“百年陈皮文化”为代表的“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还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李济首创蜡丸的出现与广东地理环境有关。岭南天气潮湿,多数中药材含有糖、淀粉、挥发物等成分,极易吸潮、霉变或招惹虫蛀,如何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满足远足人群甚至海外贸易的需求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陈李济非遗传承人莫国强介绍,400多年前,陈李济当时的成药销量高,工人发明了煮蜡、串圆子、蘸蜡、鎅壳、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八大手工制作工序,从外包装上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也使中成药保质期和大大的提高。
![]() |
![]() |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