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民居一段故事
塘东村人以蔡姓为主,先祖于宋元之交在这里落脚,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此地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早在明代就孕育出蔡缵、蔡鼎等闻名遐迩的俊贤。
据塘东村村主任蔡荣星介绍,蔡缵是明嘉靖十年(公元1541年)举人,由推官、同知升任湖广长沙知府,补授临安知府。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全国官员考绩时,从419名考选者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当时的泉州府官员为地方上出了这位名宦而骄傲,特地在塘东村树立一个用石材筑成的圆拱门形“辛丑部元”牌坊,村人称为“辕门脚”,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这座牌坊还完好地矗立在塘东村。
紧挨着辕门脚的一栋古厝就是蔡缵、蔡鼎的故居,经历代修葺,至今保存完好。红砖镜面墙,柜台脚镌螭虎纹,匾镌“文明世胄”,有一副楹联:“湘水勋猷勤报国;卓岩著作永传家。”上联写的是蔡缵勤于职守,下联写的是蔡缵的曾孙蔡鼎著作丰富。
沿石板村道多走几步,就来到有名的“进士第”,这位进士是闽台关系史上知名的人物蔡德芳。蔡德芳是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进士,曾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知县,母亲过世后便不再从仕,前往台湾主持书院教学,培育人才,著有《易经便览》一书行世。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蔡德芳举家迁回塘东村,建成“进士第”。“进士第”为二进五开间,右边护厝,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涉台文物。
在塘东,这样的老建筑比比皆是,每个建筑都有一个属于它的故事。在这些古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家庙。
晋江自古流传着一句“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的俗语。塘东崎,即指塘东村的东蔡家庙,以其祠堂屋顶高斜峻峭、富于特色故称。
“东蔡家庙始建于明末,历经数百年风雨,几毁几建,今天看到的这座古色古香的祠宇重建于民国元年,祠堂采用近10米高的中脊,屋脊显得特别高峻。”蔡荣星说,相传因为屋顶坡度急斜,当年粘瓦工人施工时都要在腰间系上保险索,以防立足不稳,滑落下来。
与东蔡家庙媲美的还有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992年重建的蔡氏家庙,顶落厅悬挂着“端明殿大学士”“国师”“都督”等诸多匾额,民国末年曾作为中共地下党活动场所,现在这里已成为村老人活动中心,不时有笑声传出。
番仔楼里侨味浓
漫步塘东村,除了一幢幢排列有序的红砖古厝外,还有大量的番仔楼。这是因为塘东村为闽南知名的侨乡,现有人口4688人,而在海外的乡亲多达2万余人。早在明代就有不少族人前往吕宋、仰光、安南谋生,挣回大笔外汇,活跃了家乡的经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楼房。其中,著名旅菲华侨、菲律宾“糖王”蔡本油的故居便坐落于此。
蔡本油在村中建有两座楼房,坐北朝南并列而立,融中西建筑之精华,是一座典型的番仔楼。东边一座建于1922年,是五开间二落楼房,西边一座为三开间二层楼,两座建筑前面有宽阔石埕,建低矮墙围,可供坐憩。后面置花园一座,成为当地孩子的乐园。
“还是家乡好啊。这里空气好,环境好,老了能回到这里很幸福。”在叔公蔡本油的故居里,今年84岁的蔡联发乐呵呵地说,他早年到澳门发展,后辗转到台湾定居,如今全家人都在台湾,但上了年纪后,他越发想念家乡,想念这里的老友和一草一木,希望能落叶归根。
在蔡荣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处被古厝番楼环绕着的池塘。原来,村中这一口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龙光池”,是蔡氏先人用来蓄水排涝、养殖鳗鱼的地方,年深月久未免淤浅。近年,由侨胞捐资,村人出力,清淤深挖,蓄起一塘清水,又在四周砌起石护栏,池中建石亭、拱桥,以供村民休闲之需。在池塘旁边有一栋华丽的石板厝,这是爱国侨胞蔡玉峰的故居。
红砖古厝与番仔楼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座庞大的原生态闽南建筑人文大观园,让这个古街巷坊更加耐人寻味。
“村里现有古建筑140栋,最古老的可追溯到明朝年间。不过,这些古建筑有三分之二无人居住了。”蔡荣星说,对于这些古建筑,村里以保护性修缮为主,在保持风貌的同时,以旧修旧。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