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八闽动态 > 正文
“闽刹之冠”鼓山涌泉寺 藏在深山仿若世外桃源
2015-12-03 09:39:24 李拯 郑靓 来源:东南网

  藏在深山中的鼓山涌泉寺,仿佛一片世外桃源

东南网12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拯 郑靓/文包华/图)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上,占地1.7公顷的大刹巍然伫立,前靠香炉峰,后倚白云峰,“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令游人叹为观止。它,就是“闽刹之冠”——涌泉寺。

  

始建于783年的涌泉寺,曾数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后,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漫步其中,能感受到“石鼓灵源苏万物,闽山古刹阅春秋”的胜境。

  涌泉寺有大小殿堂25座,宏伟辉煌,游人在晨钟暮鼓中,感受心灵的平静

现在的涌泉寺,保留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宏伟辉煌,法像庄严。晨钟暮鼓中,游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灵平静。

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其中,两座立于古刹门前的陶塔,已有千年历史。陶塔各有名字,东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西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之所以有“千佛”之称,是因为两座塔上各塑1078尊佛像,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

据介绍,涌泉寺曾以刻书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闻名天下,为鼓山赢得“中国的第一法窟”的美誉,寺里保存的一万多片饱经沧桑的经板。“雕版印经技术文革时断档了,后来,在普法大和尚的努力下才得以恢复。”涌泉寺法师说,现在,寺里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只有首座和尚一人,已年过八旬。

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涌泉寺珍贵的血经,从不轻易示人(福建文化记忆摄制组供图)

在不少游人看来,涌泉寺藏经殿颇有神秘色彩。虽然大厅对外开放,但一旁的小厢房却大门紧闭。刺血写成的珍贵经书,大都保存在这处厢房内。

血经,是前代高僧刺破自己的舌尖或手指,用滴出的鲜血书写而成,由于血液黏稠,无法直接书写,所以血液中还加入中药朱砂,一部经书往往要耗费四五年的时间,是涌泉寺最为珍贵的文物。

寺内法师告诉记者,厢房钥匙,由寺里德行很高的藏主和尚保管。血经不轻易示人,多年来只公开亮相过两次。为记录、传承这一珍贵资料,近日,涌泉寺破例允许“福建文化记忆”摄制组进入厢房拍摄。

编导余锦秀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直感叹气氛之肃穆庄严,让她“大气都不敢喘”,“老僧十分虔诚,打开厢房和柜门前,都要默默诵经。

2005年的“龙王”台风来袭,鼓山也遭遇700年一遇的山洪,涌泉寺藏经殿内,超5000册古籍、经书被浸泡,珍贵的血经也未能幸免。为了抢救古籍、经书,上百位热心市民自发上山,已有近10年古籍修复经验的林凤也在其中。

林凤说,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有幸一睹血经的真容,让她感到既神圣又痛心,“大部分血经曾经历修复,含大量糨糊,霉变也因此更加严重。当时有老僧感慨,血经被洪水浸泡后,原本鲜红的字迹也变淡了许多,十分可惜。”

洪水来袭,陶塔的安危也牵动人心,亲历灾难的僧人,至今心有余悸,“万幸,天王殿石壁倒下后,正好压住塔基,陶塔得以幸免于难。”

其它热图

丰泽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对接仪式

荔城区为贫困未成年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丰泽区开展“爱心在一起 寒冬依旧暖”公益活动

荔城区扎实开展城乡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相承不忘志愿情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