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诏安:百年"白叶竹编"打造潮流竹藤工艺品
http://wmf.fjsen.com 2015-11-25 15:30:33 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白发苍苍的老人做起竹编来也不认输  

  东南网漳州11月25日讯(通讯员 何冠宏 沈乾生 本网记者 陈志远文/图)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距离县城30多公里,是一个客家人聚集的边远山区村庄。但边远不一定就意味着贫困,这个大山内的村庄近年来新建了不少“洋楼”,特别是进村道路两侧全部都是三层以上的楼房,足足有数十间。是什么让大山里的村民富起来呢?那就是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的竹编。  

  23日,笔者来到白叶村探访在当地名气颇大的“白叶竹编”。刚进村口就见到好几辆大货车停在路边,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摞得高高的竹筐、竹篓、竹篮……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把这些竹编制品往货车上装运,笔者上前打听才知道,这些竹编制品都是要运到毗邻的广东去。  

  白叶村是一个拥有六千多人口的山村,村里林木茂盛,竹藤资源丰富。据村里的老人讲,民国时期白叶村就有村民做竹编,那时候因为山多田少,农田种植的收入难以维持全村人的生活,许多人外出打工谋生。后来一部分在广东谋生的村民回家,同时也把竹编这门手艺带回了家乡,勤劳智慧的白叶村民充分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另辟蹊径求发展,于是竹编就作为白叶村的传统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经过数十年的传承,如今白叶村男女老少都会做竹编,大山里的竹子、藤蔓经过村民们灵巧的双手编成了一件件竹篮、竹篓、竹筐,甚至编成一些精美的工艺品。据村干部陈君胜介绍,村里在做竹编的主要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不乏老人和孩童。年逾八十的老人陈秀娇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手脚不如年轻时灵活了,但多年的编织已使她熟能生巧,只要有空,老人就会拿起手中的活,一如既往地做竹编,一天还能编上四五个竹篮。村里小孩子放学后或节假日也会学做竹编,作为自己平时的零花钱。  

  随着工艺不断成熟,竹编不仅是白叶村的传统手艺,同时也成为没有外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据了解,白叶村每年可生产竹编、藤编产品100万件,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村民通过做竹编每月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竹藤产业已经成为白叶村的支柱产业,目前村里形成规模的竹编工厂有两家,收购商有近十家,订单主要来自广东澄海、汕头等地的企业。村里头的工厂、作坊接到订单后由村民承包制作,做好的成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到达欧美等发达国家,做为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装饰。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白叶竹编、藤编”品牌宣传营销,在发展竹篮、竹篓、竹筐等传统竹编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适应时代潮流的竹藤手工艺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牌。在把代代相传的独特手艺推向市场的同时,也把经济效益带回这个古朴的小山村。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