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戟保存下的连江县长龙镇洪塘村岭头顶林厝。
福州新闻网11月2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文/摄)
林戟是谁?
林戟,本名林勉森,字继戟,号文杰,赴台湾时用名“林舟洲”,被捕时用“林戟”名。
1898年,林戟生于福州市南台岛洪塘乡瓦埕村名门望族——云程林氏。云程林氏入闽三世祖择居洪塘,自五世祖兄弟五人皆登第入仕之后,云程林氏渐成望族,进士连绵多代,名臣良吏不断。
林戟幼承庭学,饱读诗书,从小渴望仗剑护国。自北京宪兵学校毕业后,投身军界。根据福建省图书馆保存的《福州洪塘乡云程林氏族谱》载:1918年,段祺瑞任命德高望重的海军名宿萨镇冰为福建清乡督办,督办公署设在福州南台中洲海军公所。林戟先后任公署副官、古(田)屏(南)宁(德)建(瓯)政(和)五县清乡调查长。之后,在海军服务多年,历任海军陆战队统带部独立连连长、剿匪游击队第一队队长、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司令部副官兼宁海保安队队长、海军陆战队第一步兵旅第三团中校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海军陆战队第一混成旅补充团代理团长。林戟还曾参加东路讨贼军,先后任东路讨贼军司令部参谋、第一路统领。他还曾担任福建全省剿匪指挥部别动队第一支队司令、福建省政府保安处省防独立第二支队副队长等职。
林时雨告诉记者,他从哥哥姐姐和姑姑那听说,福州沦陷时,父亲曾在福州北峰一带从事地下工作,极少回家。偶尔回家,也是晚上来,天未亮就走。1944年10月,福州第二次沦陷。次年5月18日,福州光复。之后,林戟曾短暂担任福州市警察局侦缉队队长。
福州解放前夕,林戟经周问苍等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周问苍,原名武宣,福州人。1922年,他因家贫从福建省立甲种商业学校辍学,参加东路讨贼军,在军中担任宣传工作,因此与林戟相识。1926年,周问苍参加中共外围组织“涤社”,还曾与革命同志一起组织“青年党社”。1933年,因参加“福建事变”遭当局通缉,前往上海。之后,他曾任福建《南方日报》记者、《毅报》文艺副刊主编、《中央日报》副刊编辑,撰写和编辑、刊发了大量宣传抗日救国檄文。1947年2月,周问苍加入民盟地下组织,担任筹委会委员兼组织委员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周问苍历任民盟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副主委,福州市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瓦程的云程林氏宗祠。
谁派林戟去了台湾?
根据台湾保安司令部档案《匪中央情报局福建联络部潜伏匪谍陈明贵叛乱案》记载,林戟是受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派遣,去台湾执行潜伏任务。
1949年,国民党踞守台湾,“解放台湾、统一祖国”成为当时的主要政治任务。是年9月,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依托在省委办公厅内,主要任务是加强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1950年8月,经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陈明贵介绍,林戟加入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当年9月,他奉命前往国民党军驻守的白肯岛收集情报,策反国民党驻军官兵。1950年12月,他通过努力与台湾商人林文光结识并成为好友,冒顶林文光父亲林舟洲之名,由林文光代为申请进入台湾。在林文光的奔波下,林戟于1951年2月成功到达台湾。
林戟去台湾前曾匆匆回了一趟家,当时,林时雨才10岁。他记得,父亲对母亲说:“我要出一趟远门去做生意,家就交给你了。”父亲临出门,林时雨拉着父亲的衣角,哭着问:“依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很快就回来,你只管好好读书。”父亲摸着他的头说。林时雨怎么也没想到,父亲这一走就是永别。他至今记得,父亲离开时,他跟着出了家里的大门,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瓦埕街的尽头。
去台湾与林戟团聚的
女性是谁?
让林时雨没有想到的是,1989年5月,堂姐林淑红是抱着两坛骨灰回到洪塘瓦埕老家的,一坛是父亲的,另一坛是位女性的。堂姐还带来了一个消息:1952年7月,一位名叫何双燕的中年女性,以林戟夫人的名义从福州来到台湾。在堂姐的眼里,何双燕不但漂亮端庄,而且为人机警沉稳。
何双燕是谁?林时雨不知道,当时还健在的哥哥姐姐也不知道,就连许多长辈也不知道父亲何时有了一位叫何双燕的夫人,更不知道这位夫人是如何到了台湾。
来自台湾保安司令部的《匪中央情报局福建联络部潜伏匪谍陈明贵叛乱案》对何双燕来台倒是有记载:“何双燕为林戟之妾”,比林戟小8岁,于1951年春通过福建省公安厅科长游毓桢的关系,离福州赴国民党军控制的白肯岛。1952年7月,由林戟以夫妇关系,化名陈依妹,以林陈依妹之名申请并成功进入台湾。
游毓桢是谁?他是老资格共产党人,也是林戟的老乡和好友。记者从收入《福建事变期间我党与十九路军关系问题研讨会专辑》中的一篇亲历者回忆录中了解到,游毓桢至少在1929年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游毓桢协助闽浙赣省委领导曾镜冰和苏华工作,并担任风岗乡乡长,以掩护中共在凤岗地区活动。
林戟生活的时代,福州社会接受男性娶多位妻子。为何林氏家族无人知晓何双燕?何双燕真的是林戟秘娶的新夫人?还是中共党组织为配合林戟在台湾的潜伏工作而安排的假妻子?目前尚未发现有公开的史料能说明真相。
贴于族谱上的何双燕与林戟照片。
林戟台湾潜伏生涯的
上线是谁?
据台湾保安司令部的《匪中央情报局福建联络部潜伏匪谍陈明贵叛乱案》载,林戟的领导人是林滔,林戟在台湾潜伏工作的上线是陈明贵。
林滔,原名林启镍,曾用名林子秀。1912年9月生于福州,1928年南下印尼泗水谋生,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不幸被捕入狱,1934年获释并被驱逐出境。1935年转赴东洋深造,成为明治大学科学经济专业学生。学习期间,他积极参加中共东京支部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林滔毅然弃学归国,并于次年2月抵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任职于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团。后来,林滔先后出任新四军第五师政工科长,第五师第六团政治处主任和第五师敌工部副部长、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林滔曾任福州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局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广东军区顾问。1981年离职休养。
陈明贵比林戟小15岁,原籍台北,寄籍福州,毕业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商科。1949年9月,经民盟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周问苍介绍,陈明贵参加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正是他介绍林戟进入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的。陈明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当时还属于国民党控制区的福建沿海岛屿和台湾、金门、马祖情报,开辟榕肯(福州—马祖白肯)地下交通线,策反官兵,动员台湾青年前往大陆。陈明贵在台湾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掩护在台湾的中共潜伏者。1953年11月,陈明贵在白肯岛被捕。1956年3月16日,他与林戟都以“意图以非法方法颠覆政府”的罪名,一起被台湾当局杀害。
林戟在台湾的
潜伏任务是什么?
由于林戟曾任古屏宁建政五县清乡调查长和海军陆战队宁海保安队队长,且长期在海军陆战队工作,既熟悉沿海情况,又在沿海多地有很广的人脉。林戟加入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后,最先执行的任务就是掩护陈明贵到白肯岛和北礵岛进行收集情报和策反工作。1950年9月,林戟受命前往白肯岛,通过各种关系,掩护陈明贵活动,并寻找和设计今后常来白肯岛的掩护理由——经商。
当时,踞守福建沿海一些岛屿的国民党军,是隶属于台湾保密局指挥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纵队”。该部队是国民党于1949年5月在闽江口外的川石岛成立的,是由国民党从各地撤退的情治人员、军校毕业学生因滞留福州而组成的游击部队,约4200人。由当时福建省调查室主任兼任福州戒严司令部副司令王调勋出任领导。之后,该游击部队就地与闽省各县市地方团队编组成军,进驻福州沿海一些岛屿。平潭岛解放后,王调勋领导的这支部队先后改番号为“福建反共救国军闽北地区司令部”、“福建省海上保安纵队”(简称“海保部队”)。
林戟加入福建省台湾工作委员会时,王调勋任司令的这支部队剩下3000多人,下设5个支队,分别占据白犬列岛、南礵岛、北礵岛、西洋岛、东引岛、乌丘岛,同时经常流窜平潭四周小岛。当时,海保部队划分为正常补给(固定名额)与临时补给(突击军)两类。除了固定名额由国民党当局提供主副食与服装(还不包括薪俸与武器)外,其它占该员额三分之二的突击军,台湾当局不提供基本粮食,就连起码的温饱都无法满足。因此,海保部队中流行“六两米,玻璃汤(白开水),延残命,待反攻”。为了能填饱肚子,占据各岛的海保部队官兵经常要四处购些粮油。
林时雨(右)与堂叔林健(中)和堂弟林孔秋来报社座谈。
林戟就是以卖茶油商人的身份经常到北礵岛、白肯岛等收集情报,策反国民党海保部队官兵。林戟和战友们的工作颇具成效,1952年2月21日,北礵岛国民党海保部队7名士兵起义,毙支队长等13人,俘3人,获枪27支,回陆地向政府投诚。1953年7月1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当局控制的西洋、浮鹰、北礵等岛屿,解放军某部分驻各岛。林戟还与战友们一起,经常以经商之名,行走于福州—白肯岛,开辟新的情报线。
1951年2月,林戟来到台湾,住在台北市迪化街三段三五七号,以台北力生农场经理身份作掩护,从事情报工作。其间,他曾以经商之名前往台湾当局控制岛屿最前线,进行收集情报和策反工作,同时成功在霞浦县欧港乡(距离当时国民党局控制的北礵岛最近之域)设立茶油交换机构,用茶油交换国民党军用物质,如汽油、柴油等,建立商业和人情关系,收集情报,策反国民党官兵,还准备在欧港乡建立电台,以方便与福州联系。
林戟还与陈明贵等通过与台湾情报系统相关人士联系,拓展情报源。同时,他还参与在距离国民党控制的乌丘岛最近的兴化县石埕乡(今莆田市埭头镇石城村)建立联络站,以方便传送情报。
林戟还参与策反时任海保部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的林荫。林荫是平潭人,当过平潭县县长,抗战时曾组织平潭民众进行训练,建立联乡联岛自卫。林荫还是孙子兵法研究者,1953年曾在台湾著述、出版了《孙子兵法浅解》。林戟与之是旧识,他虽做了许多工作,但没有说服林荫率队起义。林荫后来居于台北新生南路,长期担任台湾专职“国大代表”。
林戟何时被捕?
台湾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闽东工作组派驻白肯岛的人在1953年冬天考核闽省到白肯岛船员时,发现了陈明贵的活动踪迹。1954年8月7日,陈明贵从福州抵白肯岛时被捕,并于9月10日押解至台北侦讯。狱中,陈明贵受尽严刑,在台湾保安司令部的《匪中央情报局福建联络部潜伏匪谍陈明贵叛乱案》中谈及陈明贵受审时写道“经主办人员一月余不眠不休之审讯”,陈明贵始承认自己参加台湾工作委员会……
1954年11月23日,林戟在台北被捕。同年12月23日,何双燕被捕。陈明贵、林戟是被同一张判决书判决死刑。陈明贵死后,一直无人收尸。所幸居于台湾的福州洪塘云程林氏甚多。一个多月后,林戟的亲侄女林淑红带着丈夫,冒险收葬了伯伯的遗体。何双燕出狱后,林戟在台亲戚想方设法照顾她。1970年4月,何双燕在台病逝,后事也由林戟在台亲戚料理,骨灰长期保存于台湾三山善社。
1980年1月,福州洪塘瓦埕云程林氏在台宗亲集资纂修《福建云程林氏宗祠修订旅居台湾宗亲族谱》时,特意找到珍藏的林戟、何双燕旧照,贴于族谱之上,以示纪念。至于为何未印到族谱上,他的亲人们说,主要是防备台湾情治单位来找麻烦,只有至亲来索要族谱时才会临时贴上二人的照片。
台湾洪塘瓦埕云程林氏宗亲保存的林戟照片,也让在福州的林戟儿孙得以一睹先辈芳容。林时雨说:“要不是这张照片,我有时使劲想都记不起父亲长什么样。”
1989年5月,林戟与何双燕的骨灰同时回到福州。
陶铸、叶飞、杨而菖等红军领导人住过的岭头顶林厝正房。
林戟是中共党员吗?
在台湾保安司令部的《匪中央情报局福建联络部潜伏匪谍陈明贵叛乱案》中的“涉案人员处理情形”表中,有一栏填写林戟是1950年夏天加入中共的。除此之外,目前尚未找到林戟入党的相关资料。
连江县长龙镇有一个洪塘村,住着明代从福州洪塘瓦埕村迁去的云程林氏。记者在长龙镇洪塘村采访时,多位老人都说起过相同的故事:
长龙镇洪塘村位于大山深处,山路可至罗源、古田的深山。云程林氏集中居住于洪塘村最靠山处,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院落是岭头顶林厝。岭头顶林厝建于清顺治年间,保存至今,面宽50米,深75米,出了厝后门即是连绵群山。20世纪30年代,在闽东及连江、罗源闹革命的陶铸、叶飞、杨而菖等常常带着红军骨干居于岭头顶林厝。虽不断有国民党军进剿,但陶铸、叶飞等人每次都能及时得到情报,赶在敌人到来前撤进深山。
有一次,驻守连江的国民党兵得知又有红军伤员住在岭头顶林厝,立即赶去抓捕。在扑了空之后,他们准备放火烧掉岭头顶林厝。放火之际,林戟赶到。他走到岭头顶林厝大门前,指着门前对联说:“你们的对联中怎么有‘云程’二字?莫非你们就是洪塘瓦埕云程林氏迁到连江这一支?”村中林氏老人赶忙捧出族谱,林戟翻阅后立即与住在岭头顶林厝老人对辈份,正式认亲。之后,他对前来放火烧宅的国民党兵说:“这是我阿公、阿叔的家,你们也要烧?”准备放火烧宅的国民党兵只好将手中火把扔进岭头顶林厝前面的水池里。
岭头顶林厝继续成为陶铸、叶飞等闽东红军领导人常常下榻的地方。只是在这之后,村中每座林氏宅院门前的对联,虽年年不同,但“云程”二字一定少不了。这个习惯一直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