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莆田江东:生长梅妃尚有村
http://wmf.fjsen.com 2015-11-19 10:49:18 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年代久远的浦口宫启动一轮修缮工程。

  浦口宫门前古老的照壁

  木兰溪岸边的梅妃塑像

  江东村梅亭矗立在一片平静的水塘中。

在莆田母亲河木兰溪的下游,千年宁海桥畔,树立着两块天然巨石,上面分别刻着“梅妃故里”“壶兰梅魂”八个大字。随着潮起潮落,这两块巨石时隐时现。而在巨石的前方,矗立着一尊始终不为潮水侵袭的白色雕像,庄严、威仪、秀美,这便是梅妃江采苹。在她所生长的黄石镇江东村里,至今仍处处是梅妃留下的一缕缕印记。

听故事: 梅妃千载有香魂

走进江东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水塘。这片水塘名曰南塘,方圆百亩,平坦宽阔。在水塘中,有一座三层高的梅亭,是后人为纪念梅妃而建。梅亭四周分布着亭台楼阁、廊桥壁画。站上梅亭远眺,一千年前的故事袭上心头。

梅妃原名江采苹,唐玄宗时,作为秀女被选入宫,后封妃。因她酷爱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树,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所以被称为梅妃。

值得称道的是,梅妃江采苹被誉为女诗人,一首《一斛珠》不仅闻名大唐诗坛,而且流传至今——“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是写给玄宗谢赐珍珠的名篇,从诗中表达的恬淡可以看出,当时的玄宗已为杨玉环所惑,对梅妃日益冷淡。尽管如此,在“安史之乱”这样的生死关头,梅妃依然表现出了崇高的气节,她不愿弃国逃难,更不可能屈从乱贼,最后投井自尽,时年仅34岁。

在江东村采访时,村干部老祁一边讲述着梅妃的故事,一边诉说着江东村今天的成就:“江东梅影”曾是莆田著名的24景之一,至今仍远近闻名;1997年,江东村被授予“中国著名风景名胜旅游景区”称号,还获得了“历史文化名村”的荣誉。“这些荣誉称号,都来自于江东村的文化底蕴。”老祁感慨地说。

看古迹: 文物背后遗产多

在江东村里,有座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供奉梅妃的浦口宫。浦口宫保持着古建筑风貌,殿堂高大宽敞,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的木雕花卉、翎毛、树石等,极为精美。

浦口宫是省级文保单位,由江氏族人为纪念梅妃而兴建,始建于唐至德元年,宋、明、清先后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重修的。步入大门,整座殿堂威严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楼两边抬梁上精刻着“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八个大字楷书。所有柱础、垂莲等木石件皆雕刻精细,尤其是神龛护棚的金漆木雕,油漆技术高超,雕刻工艺精湛,各种花鸟人物故事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堪称莆田金漆雕刻的代表作。

浦口宫董事长吴明星介绍,因是为纪念梅妃而建,所以设计时仿照古代宫殿采取了对称式构造,重修时又保持了清代宫宇建筑风格,集古、大、美于一体,被誉为“莆阳第一宫”,也是研究明清闽东南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的实物依据。此外,宫殿墙壁上尚存有清嘉庆《重修浦口宫记》等数块石碑,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浦口宫右侧,配套建有一座飞云庙,是祭祀莆仙戏祖师“田公元帅”雷海青的庙宇。吴明星说,后人为了缅怀梅妃和雷海青对莆仙戏的贡献,特修此庙加以纪念。飞云庙内,还保留着一方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重修庙宇的残碑。根据记载,飞云庙始建时间之早,远在其他戏神庙之前,所以被称为莆仙戏的“戏神第一庙”。

除了古迹,梅妃还在江东村里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梅妃传说是省级非遗,田公元帅传说是市级非遗。和莆仙戏一起由唐玄宗赐给梅妃家乡的提线木偶戏,经历了江东木偶戏到万顺班木偶戏的演变,如今也是一项响当当的文化遗产。

忆功德: 开启千年莆仙戏

在莆田,感念江梅妃的并不只是她生长的江东村。爱听莆仙戏的人都知道,1000多年前,正因为梅妃江采苹,才有了莆仙戏的起源。

莆田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林金标介绍说,江采苹从江东村被选入宫中后,深受唐明皇李隆基宠幸。梅妃之弟曾入宫进觐,获封为国舅,他回莆田时,唐明皇赏赐一部“梨园”,带回家乡欣赏,于是宫廷教坊歌舞传播到莆仙地区,进而演变为莆仙戏。因此,莆仙戏曾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

浦口宫中梅妃神像之侧,就有国舅的塑像;浦口宫之侧,有祭祀戏神雷海青的飞云庙,这些都印证了莆仙戏与梅妃的渊源。而梅妃本人也成为莆仙戏的主角,传统经典剧目《江梅妃》一直传唱至今。去年以来,莆田市投资100多万元,重新改编出大型莆仙戏《大唐梅妃》,由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创作、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少媛领衔主演。这是继《妈祖》之后,第二次将莆田历史名人搬上舞台。

“大家越是喜爱莆仙戏,越是感念梅妃对莆仙地区的功德。”吴明星说,年代久远的浦口宫,经文物部门批准后准备花3年时间全面修葺,所需经费200多万元,都是各个村庄的戏迷踊跃捐助的。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