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热点图片 > 正文
泉州海交馆展出数百宗教石刻 堪称多元文化融合典范
2015-11-18 09:52:42 邹家骅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元代泉州的基督教徒墓碑上,出现了中国传统的华盖图案-邹家骅摄

人民网泉州11月18日电(邹家骅)11月17日,“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行采访团来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发现这里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展示了中国古代发达的航运事业,也揭示了泉州在中国海上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

据介绍,泉州海交馆是中国唯一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及由此引发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海事博物馆。新馆于1991年建成,外型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有四个展馆:“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

展厅中,展示了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古沉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木、铁、石等材质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160 多艘中国历代黄河、长江等水域的代表性船模等。

千百年来,泉州的宗教石刻默默记载了诸多宗教在泉州的兴衰,展馆内的石刻以伊斯兰教最为突出,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全国第一。此外还有大量的宋元时期外来宗教寺庙的建筑构件、教徒墓碑和墓盖石等,不少遗物中还刻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古代的泉州以她博大的胸怀,同时容纳了多种宗教共同生存和发展。这当中有中国传统的道教、南朝传入中国的佛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这种宗教的融合在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的展品间体现得淋漓尽致。海交馆内现存的五百多件宗教石刻,无一不证明,泉州无愧于“宗教博物馆”的称号。

  讲解员向采风团成员们介绍馆内各宗教石刻-邹家骅摄

  海交馆门口,放置着象征对外交流的福船 邹家骅摄

  印度教的湿婆石刻,在泉州小村庄里被误认做观音,朝拜了数百年 邹家骅摄

  “明教”的原型—摩尼教石刻现存于泉州草庵 邹家骅摄

  泉州将中国的礼仪文化传到琉球等 邹家骅摄

  馆内各式“海丝”沿线国家的展品让人流连 邹家骅摄

 

其它热图

“惠安女六姐妹”漫画遍布城区街头

“西河一姐”守护闽江第一岗 50米自由泳游33秒

【图刊】六旬老人和他的露天发廊

厦门:公益行走白城启动 城市义工助力全程

2015年闽侯县第十届读书月活动综述(图)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