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集美:蕴藉人文 大雅新城
http://wmf.fjsen.com 2015-11-17 11:31:01 田圆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合理布局

路网体系更通畅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提出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明确岛外各区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区级中心。作为跨越发展的排头兵,集美区充分认识这一新定位、新角色,在新城建设期间,尤其注重城市格局和功能设置,综合考虑产业、生态、自然、文化和建筑等各类要素的协调,重新优化调整空间布局,使之与其他多中心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努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

9月初,作为集美区第二批四大“百日行动”内容之一,交通标志标线升级改造“百日行动”已经启动,目前正对集灌路、田集连接线、集美大道等10条主要道路以及相应互通立交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全面完善和升级。

交通是否便捷,是衡量城市宜居度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加快推进对外联系通道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集美区大力建设了地铁交通、BRT、常规公交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交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通过推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集美区主动对接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主干路及次支路,方便轨道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衔接换乘,加强衔接保障。在完善城市干道网体系方面,加快海翔大道、集灌路、同集路等道路的提升改造工程。此外,区里还加快贯通新324国道、集美北大道、杏锦路、三南路等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进片区内路网建设,形成以“五横五纵”为主的城区路网体系。

依托“一心四片”的用地布局,集美区完善杏林湾慢行通道、园博苑慢行通道、集美旧城滨海步道、龙舟池北侧慢行步行道、坑内水库至马銮湾绿道等建设,“一环四带九连”的慢行系统主骨架正逐步成型。

“上班有直达的公交,有时候还可以选择骑公共自行车,到了周末,如果要去散步看夕阳,到处都有慢行道。”在软件园三期上班的小李爱上了集美的诗意生活。“这种生活才是生活!”

转型升级

活力新城更宜业

10月27日下午,集美区委书记李辉跃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集美新城调研,重点对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运营水平提升工作进行考察,研究部署优化片区环境,提升营运中心人气、商气工作。

李辉跃指出,集美新城是集美区的形象所在和新的增长点,新城人气、商气聚集至关重要:“要转变观念,从开发建设转为开发建设加管理服务的模式,积极参与片区商业配套布局;要完善营运中心的配套,推动商气聚集,特别是完善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布局优化公交网络、自行车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服务管理,抓紧抓好商业项目的引入,完善片区入驻企业及员工生活、居住、出行等配套服务工作;要多举办活动,推动人气聚集,并通过夜景工程的打造,提升知晓率,让越来越多的人进驻新城。”

近年来,集美区紧扣“4+1”(软件信息服务、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4”大主导产业,新材料、水暖卫浴、纺织服装及现代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等“1”个特色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以“六个一”(一套产业发展规律与经验指引、一套产业发展链条、一套招商和技改项目库、一套项目落地空间布局、一套扶持政策和发展资金、一套工作机构)为工作抓手,初步构建了“创业导师+专业服务+创投基金+产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生态体系。

根据新城产业规划布局,集美区以软件园三期、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汽车物流中心等为载体和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软件信息、现代商务和物流等产业。其中,集美新城北部,根据“高水平、应用型、服务化、开放式”国际化智慧园区整体定位设计建设的软件园三期,在推动集美产业转型升级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今年5月8日,厦门首个大学生创客空间在集美软件园三期正式成立,首批105名国内在校大学生组成数十支创业团队随即进驻。作为目前集美新城最主要的产业项目,软件园三期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软件园三期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460亿元,整个园区采用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建成后将是海西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软件园,主要吸纳软件、信息消费、云计算、北斗应用等产业,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国际化智慧型园区,成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区,计划于2016年底基本建成。自投用以来,已有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海峡通信枢纽中心、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等众多名企落户。

绿色宜居

提升居民幸福感

污水处理站看上去像花园?在集美,这一点并不奇怪。在厦门集美区一住宅小区围墙之外,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的小花园下,便是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再生处理设备。经过这里的人们,听不到噪声,闻不到臭味,见到的只是经处理后汩汩流出的清水,用在市政绿化、道厕冲洗、生态补水等方面。

在绿化提升、道路联网、新城亮灯、精品社区、商气集聚、城市管家等“六大亮点工程”上,集美区加快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市容环境、人居品质提升。自2010年启动建设以来,五年时间里,集美新城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高标准强力推进。一年前,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集美新城开发建设体制进行调整,新城开发建设主体完成由市到区的“接棒”,区级部门开始更多地承担起新城开发建设的重任。如今,环绕杏林湾47平方公里的新城土地已是“大变样”,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4亿元,完成了当初制定的“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

加速建设进程的同时,集美区始终坚持民本为先、加大服务力度,先后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级网格化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实现村(居)全覆盖,推出了“民生集美”应用服务平台、创新城中村星级管理模式、试点并推广出租房屋“门禁通”技防系统等多个创新,数字城管平台也成为全市样板。

在集美新城内的英村安置房小区,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绿树成荫、楼房成群的景象,优质的建筑、完善的配套、周到的物业服务和温馨的社区管理,让住在这里的居民常常自豪地说:“这里看上去和城市里的小区没什么两样。”

今年以来,加快新亭、明珠等5所小学,新亭、井城等7所幼儿园、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厦门医高专集美校区、厦门理工学校二期等学校的建设,促进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整合提升;推动灌口医院、集美新城医院等一批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的建设,推动妇儿医院项目落地,加大“海峡两岸专科医疗园区”招商推介力度……针对不同的人口特征,集美区通过相关配套建设,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增强居民幸福感。

而在全面开展共同缔造行动中,集美全区22个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实施27个区级“以奖代补”项目,新增乡贤理事会等社区社会组织76家。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