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新时期福建保护和发展朱子文化的新作为
http://wmf.fjsen.com 2015-11-09 14:55:35 朱清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二是推进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应用。这项工作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对于当下福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必是相得益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对朱子文化遗存进行全面普查、保护和整体开发,乃承接历史责任之举。在中国古代先贤中,涉朱熹的遗物、遗址、遗著等存量最多,其遗物、遗址80%以上存在福建,包括诞生地、主要寓居地和终老地等在福建,求学、讲学、著述、从政等场所多在福建,这是福建得天独厚的一大笔珍贵文化遗产。尤其“书院”,可谓朱子文化之标帜。朱熹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执教40多年,践履教书育人,以培养英才为己任。书院是他阐释“四书”,倡导“新儒学”,改革科举弊端,推行“唤醒”教学的体验之所。他定制“书院学规”,对当时和后世的官方教育、民间教育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修复古代书院、复兴书院文化,是保护和应用朱子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点。对此,有关部门应精心规划,舍得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并注重发挥书院的讲学、祭祀、藏书、游学等传统功能,扩充其文物考察、建筑观赏、民俗活动、艺术展出、产品营销等新的效用。

保护和发掘朱子文化遗存,可作为拓展福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新亮点。用心规划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轴的朝祭、修学、观光之旅游线路,完善沿线景点服务设施,开拓与之相配套的旅行社业务,丰富其文化产业内容,培育形成一系列有福建特色的朱子文化精品旅游项目,不仅经济附加值不可限量,还可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例如,借鉴和创新古已有之的“游学”形式,对海内外各界人士来闽作文化旅游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已有台湾20多所、大陆10多所高校三四百名大学师生每逢暑假在福建举办闽台学子“共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他们沿朱熹生平足迹一路行与思,在领略八闽青山绿水间,参访朱子治学授道的理学圣地,探寻朱子文化的源流和脉络,感悟“新儒学”的魅力和当代价值。“走朱子之路”已成为两岸青年学生缔结情谊、共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培育朱子文化“游学”,将“走朱子之路”打造成为旅游品牌,既现实可为,又意味深长。

三是推进闽台朱子文化交流合作。这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一家亲”的极好途径,更是凸显福建的作用和优势。

共同保护和发展朱子文化对于深化两岸人民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通,具有可持续的宏大空间。古往今来,台湾社会文化土壤中的朱子理学养分浓度极高,无论政界民间,都视孔朱一体,都拥朱子理学为“国学”正宗。“庙宇拜孔、书院祭朱”成台湾定俗,全岛数百座书院,历史最长的已有300多年,规模大小不等,至今保护完好,都专祭朱子,且效仿“朱子学规”不变,授学内容以朱子理学为主,与现代教育相辅相成。台湾朱子祠和祭祀朱熹的合祠也很多,其活动及影响长盛不衰,每年春秋两祭朱子。近30年来,丰富的朱子文化遗存,尤其是朱熹诞生地、故居、陵园和朱熹创办的书院,吸引一批批在台朱子后裔、朱氏宗亲前来谒祖、参访。台湾朱子学研究机构和学者数量庞大,其中台湾朱子学研究会、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在闽台交流中十分活跃、作用甚大。总此看来,推进闽台朱子文化交流,即是两岸人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回归上的“求同”和“聚同”,其蕴意有别于、更深厚于地域文化和民间信俗的交流。各有关部门应立于更高站位、施以更大力度,推动闽台朱子文化交流长足进展。

推动长足进展,应有具体项目列入议程、落于进程,除以上谈及支持闽台大学生“共走朱子之路”活动之外,还可着力推进其他一些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如推进闽台书院密切交往。台湾创办书院起始于清康熙年间,早期书院山长、院长以福建学者和渡台绅士为多,最早、最著名和最具规模的一批书院如海东、仰山、文开书院等都与福州鳌峰书院渊源极深。鳌峰书院为台湾众多书院培养授学人才,大批台湾士子就读鳌峰书院,而后成为在台创办书院、传播朱子学的骨干。这一文化纽带应全面而紧密连接起来,加以巩固和赋予时代内涵。又如推进共建“朱子文化博物馆”。应争取国家立项,按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定位,建设国家级朱子文化专题博物馆,以福建为主建设,发动台湾各界共建。以上项目,意义不凡,是福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命担当的实际体现。

(作者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省闽学研究会顾问)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