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推进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应用。这项工作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对于当下福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必是相得益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对朱子文化遗存进行全面普查、保护和整体开发,乃承接历史责任之举。在中国古代先贤中,涉朱熹的遗物、遗址、遗著等存量最多,其遗物、遗址80%以上存在福建,包括诞生地、主要寓居地和终老地等在福建,求学、讲学、著述、从政等场所多在福建,这是福建得天独厚的一大笔珍贵文化遗产。尤其“书院”,可谓朱子文化之标帜。朱熹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执教40多年,践履教书育人,以培养英才为己任。书院是他阐释“四书”,倡导“新儒学”,改革科举弊端,推行“唤醒”教学的体验之所。他定制“书院学规”,对当时和后世的官方教育、民间教育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修复古代书院、复兴书院文化,是保护和应用朱子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点。对此,有关部门应精心规划,舍得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并注重发挥书院的讲学、祭祀、藏书、游学等传统功能,扩充其文物考察、建筑观赏、民俗活动、艺术展出、产品营销等新的效用。
保护和发掘朱子文化遗存,可作为拓展福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新亮点。用心规划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轴的朝祭、修学、观光之旅游线路,完善沿线景点服务设施,开拓与之相配套的旅行社业务,丰富其文化产业内容,培育形成一系列有福建特色的朱子文化精品旅游项目,不仅经济附加值不可限量,还可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例如,借鉴和创新古已有之的“游学”形式,对海内外各界人士来闽作文化旅游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已有台湾20多所、大陆10多所高校三四百名大学师生每逢暑假在福建举办闽台学子“共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他们沿朱熹生平足迹一路行与思,在领略八闽青山绿水间,参访朱子治学授道的理学圣地,探寻朱子文化的源流和脉络,感悟“新儒学”的魅力和当代价值。“走朱子之路”已成为两岸青年学生缔结情谊、共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培育朱子文化“游学”,将“走朱子之路”打造成为旅游品牌,既现实可为,又意味深长。
三是推进闽台朱子文化交流合作。这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一家亲”的极好途径,更是凸显福建的作用和优势。
共同保护和发展朱子文化对于深化两岸人民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通,具有可持续的宏大空间。古往今来,台湾社会文化土壤中的朱子理学养分浓度极高,无论政界民间,都视孔朱一体,都拥朱子理学为“国学”正宗。“庙宇拜孔、书院祭朱”成台湾定俗,全岛数百座书院,历史最长的已有300多年,规模大小不等,至今保护完好,都专祭朱子,且效仿“朱子学规”不变,授学内容以朱子理学为主,与现代教育相辅相成。台湾朱子祠和祭祀朱熹的合祠也很多,其活动及影响长盛不衰,每年春秋两祭朱子。近30年来,丰富的朱子文化遗存,尤其是朱熹诞生地、故居、陵园和朱熹创办的书院,吸引一批批在台朱子后裔、朱氏宗亲前来谒祖、参访。台湾朱子学研究机构和学者数量庞大,其中台湾朱子学研究会、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在闽台交流中十分活跃、作用甚大。总此看来,推进闽台朱子文化交流,即是两岸人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回归上的“求同”和“聚同”,其蕴意有别于、更深厚于地域文化和民间信俗的交流。各有关部门应立于更高站位、施以更大力度,推动闽台朱子文化交流长足进展。
推动长足进展,应有具体项目列入议程、落于进程,除以上谈及支持闽台大学生“共走朱子之路”活动之外,还可着力推进其他一些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如推进闽台书院密切交往。台湾创办书院起始于清康熙年间,早期书院山长、院长以福建学者和渡台绅士为多,最早、最著名和最具规模的一批书院如海东、仰山、文开书院等都与福州鳌峰书院渊源极深。鳌峰书院为台湾众多书院培养授学人才,大批台湾士子就读鳌峰书院,而后成为在台创办书院、传播朱子学的骨干。这一文化纽带应全面而紧密连接起来,加以巩固和赋予时代内涵。又如推进共建“朱子文化博物馆”。应争取国家立项,按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定位,建设国家级朱子文化专题博物馆,以福建为主建设,发动台湾各界共建。以上项目,意义不凡,是福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命担当的实际体现。
(作者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省闽学研究会顾问)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