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新时期福建保护和发展朱子文化的新作为
http://wmf.fjsen.com 2015-11-09 14:55:35 朱清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亦称“新儒学”或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卓著贡献,使福建具有“滨海邹鲁”和“道南理窟”之誉。福建对于保护和发展朱子文化,有能力、有责任展示新的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时,积极评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及其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深刻影响。他赞扬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念,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诸多学者撰文,指出“福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应注重朱子学研施”。这些建言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强调“朱子文化的研究应当重视”。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整合资源,启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激发了海内外各界的热切呼应。笔者认为,当下福建朱子文化研究与应用,须从亟需做、有条件做和可持续做的事情入手,着力在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朱子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此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义所在,是朱子文化“返本开新”和创造性转化的必然要求。

朱子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中国和世界800多年。福建是朱子文化的发祥地和集成地,依托丰厚底蕴,努力与时俱进,定能在研习上结出硕果、有所超越。一方面,在学术研究上凸显创见与特色。例如,2011年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纂出版了《朱子文化大典》,200多万字,内容涵括朱熹的生平事迹、思想源流及其哲学思想、经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文学思想、自然科学思想和理学体系建构等,是颇受学界称道的近现代朱子理学研究大全。在宏观层面,《朱子文化大典》从学理上阐述了朱熹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总结,在对儒学的传承中革古出新,从而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具体而言,《朱子文化大典》诸多论断起到“正本清源”作用,最突出之一是对史上评价朱熹焦点之最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怎么看。书中考据了南宋时局形势、社会环境和民心向背,实证此“天理”即“公义”,此“人欲”指“私贪”,该主张旨在维护公义、抑制私贪;同时,还实证该主张的提出,首先针对统治阶层私欲膨胀的腐败乱象,是对皇室弊政的直斥、问责和警示,其与朱熹毕生倡导“正君心”相符若契,彰显朱熹护国忧民之大忠、儒家入世精神之无畏,更体现了不可违逆的历史规律。《朱子文化大典》消弭“以理杀人”之谬解,匡正“以理制欲”之真谛,从而唯实阐释了晚宋至前清历代统治者对朱熹思想备至尊崇、不断推高的成因,帮助世人对朱子理学所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有一个客观认知和正确把握,也启迪今人理解朱子文化与现代社会有何内在关系,对当下中国建设廉洁社会、文明社会有何助益。此外,《朱子文化大典》设朱子学在当代闽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全球的传播等专论,属朱子学大全类丛书之首创,反映了朱子文化发展的现代风貌。

我省宣传文化部门对朱子文化研究队伍和平台建设,应格外重视、用心培植,使之在学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在“乡土故事”中发掘思想内涵。略举一例:1190年(南宋绍熙元年),朱熹为漳州白云岩书院题写一副门贴:“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上联说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说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身在书斋,心系天下。朱熹题写这副门贴,是儒者修齐治平的崇高理想和担当精神的坚毅激扬。朱熹人生轨迹大部分嵌印在八闽大地,其“白云岩门贴”背后故事之类的故事,不胜枚举。朱熹的理学著述、语录(如“文公家训”“视民如伤”“四个之本”等)及其诗词名句(如“源头活水”“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都与其在福建各地的成长、治学、从政有着密切关联。用历史唯物主义眼光正视朱熹所处年代情形,以史籍为依据,采集民间传说,加以取舍甄别,运用现代语境,汇编一批别具乡土味且通俗易读的“朱子故事”,揭示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核及其历史背景、形成路线和社会根源等,有助于今人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以“故事”形式普及朱子文化,极有裨益,其独特优势、其成果出彩“非福建莫属”,有关部门应予支持、推而广之。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