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蓬壶普济寺:弘一法师静心修持长达572天
廊内雕饰精美
闭关之所藏幽寂
沿山阶放步。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青石碑,上书“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讲的是佛教的因果之论。奇怪的是,看落款是2008年才立的,但整座碑已是苔痕满布,似是古已有。青石碑的后方是一座伽蓝殿,只得一进,朴素简单。殿后有一观光岩,凌于绝壁,向外探望,果木蔚茂,芳草蔓合。正值秋光驻留,山风轻动,蓬山的美丽秋景在此可饱览无遗。
往普济寺主殿方向走,不久便可见一圆弧形放生池。碧绿的池水之中,昂起两条“蛟龙”,“龙头”喷出一串串水珠,煞为美观。据传,明代的普济寺达到鼎盛时沿主殿周围建有禅房120间,寺田百二十亩。明朝岷府左长史判九江府事颜延榘还撰有《重修蓬山普院记》。对比古代,现在的普济寺格局要小很多,不过,人文沉淀却是越积越厚的。
普济寺主要建筑群都在放生池后的那一道红砖墙内,高耸的山门放下一溜褐灰石阶,阶前还有石埕,两旁则是淡绿草地。从色彩上看,也是疏密有序,沉着而又鲜活。山门横匾“普济寺”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题。一过山门,正中便是主殿“大雄宝殿”,殿前一匾“桃源甲刹”,据说匾文出自朱熹墨宝,另有一匾“普济寺”,则是弘一法师亲笔题写的。
主殿前左右两侧各有天王殿,祀奉四大天王。数间禅房分列两厢,左侧房屋第一间就是当年弘一法师来此闭关研究佛门律学的所在,只见门边写着“闭门思过,依教观心”,门额则有“十利律院”字样,据称都是弘一法师题写的。庭院深深,幽寂也深。“十利律院”屋子看上去很小,一扇漆红小铁门也仅能容一人通过。“十利律院”的旁边便是弘一法师纪念馆,同样不大,内有法师画像、照片、手稿、在闽活动年表等物。
![]() |
![]() |
责任编辑:王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