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分,在漳州中山桥观赏圆山日落,是件十分享受的事情。之前,经过中山桥,未曾短暂停留,经朋友这么一说,怦然心动,多次专程前往领略。
初会江景,便被那不急不缓的江流所吸引。细细体会一下,才想及九龙江流向出海口的龙海西溪桥处,专筑了一处西溪桥闸,让它那一泻千里的性子有了足够的收敛,磅礴广袤的气势蓄养得如此沉稳。
已是秋天,阳光开始有些懒散。我徜徉在新建的中山桥上,做出一幅临江鉴水的模样。我以一个摄影者的角度,构思着心中最美的图景。俯瞰江下及两岸,第一眼的视觉被那连家船所吸引。百多艘渔船层层叠叠聚拢在一起,绵延三里有余。
要是在以前,暮色中的小船会泛现出桨声灯影,但如今,柴油机动力已代替人力摇桨,轻轻摇橹的身影,仿佛成了记忆。扑腾作响的发动机声导引着自己的视线,拖动自己的思绪,驶在夕阳斜照的江面上。
历来有环水而居、因水生财的传承,旧中山桥一带早成了百年热埠。这些遐想中,不自觉地浮现出拥挤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奋力运货的车夫,挎个小篮采购鱼鲜的持家女人,侧立着身子左盼右顾做小买卖的商贩。但这些记忆中的影子,其实都是真实的,因为父亲的祖籍地在厦门路杉巷尾,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在这里晃悠过。如今这里低矮的老房子已被新生漫延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于是这些儿时的影像便湮没在记忆的尘烟里。
连家船营紧靠岸上的一块空地上,围挤着一群人,正在选购连家船渔民新捕捞上岸的河鲜。不时传来砍价的叫唤声,相互调侃的欢笑声,还有小童惊讶的叫喊声。岸上的小集市是热闹的,相比之下,连家船上较为清寂,但总有个把持家的女人正在勤快地洗洗刷刷。
已现红晕的新中山桥上,开始出现匆忙的人流,是下班前的高峰期,大多数是去接小孩放学的。但再挤也能容得下美丽的瞬间。
黄昏里的中山桥罩在浪漫的色彩里,自然离不开摄影爱好者的钟爱。一位经过精心化妆、着装打扮的古装少女,比做着动作,配合着摄影师的引导,斜对着远处的圆山,倚借着昏黄的光线,映照着少女心中青涩的期盼,粉腮红唇,欲说还羞,这些经典的人与自然的对话,配合着周围的环境,很自然地形成了。
远处圆山南麓,夕阳正佳人掩面般散射着羞红的余晖。近处江面上,三两只白鹭,或单行,或结伴,翩翩飞翔。远处,一叶扁舟,缓行在水仙花大桥下。中远处,波光粼粼,似凌波仙子的绚丽纱衣,因为圆山脚下是凌波仙子的家乡,水仙花的主产区。站在中山桥上,远眺这些美景,手中相机的快门咔嚓不断,一幅瑰丽壮阔的九龙江画卷就此形成。
张伟忠 文/图
![]() |
![]() |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