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源看着展板,回忆起跨海寻亲的那些年,感慨良多
东南网11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淑清 文/图)两岸老照片家书展昨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展,共展出《八零后小伙七年跨海寻亲之路》、《余光中:“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等100多张(封)两岸老照片和家书。这些记录着两岸人民共同回忆的信件,感动了无数前往看展的市民。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本月15日。
来自晋江金井镇的80后小伙谢清源,拿出家族的老照片和书信,参与此次展览。300多年前,谢家先人迁居台湾,在1874年后与大陆亲人失去联系,这一隔就是100多年。寻找海峡对岸的亲人,成了谢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愿。2008年,谢清源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并参加各地的谢氏宗亲大会。幸运的是,在2009年金门举办的谢氏族谱展上,他找到了澄江派谢氏1874年的族谱,并与台湾彰化县北斗镇的堂亲取得了联系。
2010年3月22日,彰化县谢氏堂亲写来的寻亲信,寄到了谢清源的手里。这也是自1874年以来,晋江谢氏族人收到的第一封来自台湾堂亲的信件,信里夹带着族谱资料。恢复联系后,他们联手合修族谱,还帮其他台湾同胞找到了根。
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介绍,目前该博物馆所收藏的各类家书将近5万封,其中往来于海峡两岸的有1000多封。为筹备这次展览,他们特地从中精选出记录着20个家庭故事的60封家书。“最早的是1894年从台湾写来的,最近的是三四十年前的。”
张丁说,这些家书都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比如晚辈对长辈的孝敬、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及夫妻、恋人之间的纯洁爱情等。遗憾的是,现存两岸家书的作者主要是上世纪40年代赴台的人员,如今健在的已经不多。“希望两岸有关部门尽早联合开展家书征集活动,挖掘其中的故事,编辑出版、展览展示,促进两岸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