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明末瓷香炉现古阿拉伯文 见证泉州“海丝”对外交流史
http://wmf.fjsen.com 2015-11-03 11:28:45 黄雅珊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古香炉上有四圈古阿拉伯文

延伸 阿拉伯后裔至永春开创香业

“庆云飞缥缈;兰圃馥氤氲。”永春五里街镇西安路,华岩室与实验小学之间,坐落着一间香气缭绕、闻名遐迩的店面,这就是“蒲庆兰香室”——永春香业的源头。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的起锚地。当时定居泉州的阿拉伯后裔蒲寿庚家族,拥有大量海舶,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降真香、檀香、沉香、乳香、龙涎香、胡椒等。古船发现者、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先生曾几次来永春蒲庆兰香室寻访和探究,认为这艘古船很可能就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与蒲家香业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拥有雄厚的海上实力,蒲家在宋末和元朝前中期显赫一时。元朝末年,泉州陷入长达十年的亦思巴奚兵乱,蒲氏家族也不可避免地被波及。蒲寿庚之孙蒲崇谟次子蒲本初,出生仅数月,便由仆人抱着逃匿于晋江东石古榕杨氏母家,换姓为杨,在明初洪武年间考取进士。数代后复姓为蒲。

延至明清鼎革之际,闽南沿海大乱。清顺治三年(1646年),蒲本初的后代由晋江东石迁居永春卓埔后溪寨(又称龙溪寨,现达埔镇汉口村),建古榕堂,成为永春蒲氏开基祖。随着蒲氏入永,蒲氏家族的传统产业——香业也随之入永,只是经营香料已变成制作和贩卖神香。之后,香业在蒲家累世传承不辍,至今,永春仍有蒲氏家族的制香传人。近几年来,永春也一直在推崇“香道”,发展香产业,举办香文化推广系列活动。

“这个香炉腹壁上的开光图案纹饰是典型的外销瓷特征,说明当时制作这批香炉以出口为主。”陈建中进一步评价说,永春蒲氏的制香业源于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而“海上丝绸之路”又让承载着阿拉伯文化的德化瓷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交流。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