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百年歌仔戏册 说唱陈三五娘 折射闽台文化交融
http://wmf.fjsen.com 2015-11-03 11:26:0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张主示展示收藏的“歌仔册”

罕见“歌仔册”

折射闽台文化交融

“以前的‘歌仔册’很罕见了。”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演员尤春成说,“歌仔调”与“歌仔戏”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歌仔调”与漳州锦歌在艺术上的交融,形成一个戏种,因源于漳州故为“芗剧”,后来又流传到台湾地区成为“歌仔戏”。“歌仔调”应该是“芗剧”和“台湾歌仔戏”的渊源。

用来记载、叙述“歌仔”故事的书籍,称为“歌仔册”或“歌仔簿”。其内容注重在故事情节的演述,其中“歌仔册”以长篇的叙述故事占大多数。其中的陈三五娘故事,流传于闽粤台一带,家喻户晓,所以民间的版本名目繁多,有的叙述故事全部,有的只是摘录部分。

尤春成说,自清末到民国时期,闽南语“歌仔调”一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表演,也是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消遣娱乐方式,同时也可说是一种赋有劝善教化和教育功能的吟唱表演,“它也是闽台等地宝贵的地方文化财富。”

相关链接

陈三五娘传说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故事大致为,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黄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几经曲折,终成眷属。

宋代以来,我国闽粤沿海地区一直流传着“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南宋诗人刘克庄曾在他的诗中提到“相君未识陈三面”,可见他是对这故事有所闻而作的。另有宋元勾栏瓦舍,也幸存了陈三带安童到广南惠州“听歌”的唱本。至明代,以这个故事编成的“歌仔册”和弦管曲,更是传唱一时。近代从日本、英国、德国图书馆中发现的《明刊三种》,和以荔镜为缘的《荔镜记》《荔枝记》等五种戏曲孤本,都演绎了“陈三五娘”的故事。

去年,泉州“陈三五娘传说”入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本报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刘立峰 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