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热点图片 > 正文
花甲农民绣出《清明上河图》
2015-10-30 11:33:28 周凌瀚 吴伟锋 来源:莆田网


 图③:老伴林秀宗对林加仁的十字绣爱护有加。

  莆田网讯他放下拿了半辈子的锄头,意外拾起绣花针。一针一线的十字绣作品,尽显男儿柔情,勾画出绚丽多彩的夕阳红——

  今年63岁的林加仁身板粗壮,手指粗糙,满脸笑意。完全想象不出来,眼前这个老汉,能用细小的绣花针,耗时2年多,绣了200多万针,绣出一幅巨幅的《清明上河图》。这天,我们前往他家进行探访。

  我们来到林加仁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1.5米长、0.8米宽的十字绣作品——牡丹富贵图。“这幅图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难度最大的,里面的绣线一共有83种颜色,而且颜色十分接近,这样才能绣出花瓣颜色渐浅或渐深的效果。因此,对绣线的使用必须非常准确,一旦颜色用错了,就要把之前绣的挑掉重绣。”林加仁告诉我们,他绣的是十字绣,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刺绣,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上手快,任何没有刺绣基础的人都可以对照坐标图在十字格布上绣出美丽的图案。

  真的有这么容易吗?我们在现场也学着林加仁“穿针引线”,可因为第一次学刺绣,上下针时常对不准格子,而且一不小心就刺到了手指。

  “虽然上手简单,但是要绣出一幅差不多的作品,不仅需要心细,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和坚持的毅力。”林加仁说,他一开始也经常刺到手,刺绣时间一长了,拿针的手指都生出老茧来。

  在林加仁家中,我们发现墙上挂着大大小小十几幅十字绣,每幅作品的角落都绣着他的名字和创作时间。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一幅巨幅十字绣令人眼前一亮。这幅十字绣以中国古代极具盛名的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为模板,绣的内容为《清明上河图》中所画汴京都城中汴河码头地段。

  这幅十字绣从画面上看,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虽然不及画作精巧细微,却也栩栩如生,不失活力。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林加仁说,这座桥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

  “这幅十字绣有3.5米长,1.2米宽。构图错综复杂,层次众多,光是桥上的人物就有几十个,整幅绣的人物有将近200人。绣这样一幅作品,是个大工程。”林加仁自豪地说。为了绣好这幅《清明上河图》,他从2008年开始,一针一针,绣了200多万针,花了2年多时间,终于在2010年完成。“闲来无事我就拿出绣一绣,要十分细心谨慎,每个点都要照着书上指示,一格一格算好,错了就挑掉错线重绣,就这样一天一点,终于绣成了。”林加仁现在说起来显得很平淡。但是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巨作要绣好,对于这个当时年近花甲的老人是多大的挑战。

  林加仁是游洋镇龙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将儿女培养成才。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个做了半辈子农活的老人为什么会绣起十字绣呢?原来,2002年,他女儿在仙游城关买了房子,他和老伴就一起到女儿家享起清福。有一天,他女儿买回一袋十字绣材料,打算自己绣着玩,可是女儿上班很忙,根本没多少时间绣。从来没拿过针的林加仁正觉得城里的生活无趣,就拿过来试着绣一绣,没想到,这一绣就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方便刺绣,他自己还定做了个支架。

  “如果一天没事,他能坐在椅子上绣上一整天,半夜睡不着的时候,哪怕一两点了,他都要爬起来绣。”林加仁老伴林秀宗对我们说,“开始大家还支持他,可后来就发现问题了。他每天都要绣,就那么低着头弓着腰,家人都怕他颈椎、腰椎受不了。为了这事儿,我还和他吵过好几次。”虽然担心老伴身体,但是林秀宗对老伴的作品爱护有加,经常拿出来擦一擦,看一看。

  林加仁告诉我们,这确实对身体是一种挑战,但是作品绣好后,心中就有一种成就感。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这些十字绣,都十分惊讶,夸赞他真有耐性,更有人不相信是他绣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加仁现在偶尔绣一些小幅的练练手、解解闷,让晚年生活过得健康又充实。在谈到是否会把这些十字绣作品拿去卖时,林加仁坚决地摇着头,说:“绝对不卖!《清明上河图》有人开价数万元我都不卖,这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这是我自己兴趣的成果。多年以后,看到这些作品,我的心里还是会充满快乐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显示全文

其它热图

百善孝为先 泉港区举办“孝亲洗脚”活动(图)

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在莆田开幕

首届青运会27日闭幕 运动员志愿者相拥告别

思明区关爱礼遇公交车司机行动

厦门:社区搭平台 让居民学习闽南文化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