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个展让世界为石倾倒
艺术创作就像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攀登,亦步亦趋也要另辟蹊径。国际个展首秀成功的杨明没有沾沾自喜,却是感觉到寿山石文化国际化的任重道远,怀揣艺术自信勇闯世界艺术殿堂的他开始学习西洋雕刻并融入传统寿山石雕中,并查找资料补习西方艺术史,以更好的将东西方艺术进行融会贯通。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2015年,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为了让更多的意大利人和参观米兰世博会的全球各地游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积极响应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米兰市政府、伦巴第大区政府与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共同邀请杨明前往米兰举办个人作品展。很显然,杨明个展的美国首秀让其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大提高了寿山石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次亮相米兰的寿山石雕,是杨明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作,还有好几件是杨明融合东西方艺术创作完成的新作品。一件件触动灵魂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多样元素的文化,令参加米兰世博的世界各地游客感到震撼,参观者翘指称赞:“中国国石太美了,中国艺术家真棒。”
首次亮相米兰的寿山石雕不仅征服了参观米兰世博的八方游客,更是让世博特使、欧盟议员等西方政要为之“倾倒”。Lombardia大区政府副主席、世博会特使Fabrizio Sala在参观了“杨明石雕艺术展”时,激动地握着杨明的手说:“真的太棒了,感谢你带来了如此精彩的文化盛宴。”欧盟议员Mabrio borghezio在参观的时候对杨明说:“你是位非常棒的艺术家,你雕刻的弥勒与童子会将人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中,使人躁动的心平静下来。”为表彰杨明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的巨大贡献,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特于2015年7月底授予其“中外文化交流奖”,东道主意大利米兰市市长Maria Raola Mangili亲自为杨明颁奖,并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寿山石雕刻这一古老的东方技艺。
让寿山石融入世界的追梦人
两次的国际个人作品展不仅让石雕大师杨明向世界展示了寿山石雕的魅力,也让他更明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别人眼里,杨明的两场国际秀是让人羡慕的风光和荣耀,但实际上他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坚持和努力。杨明深思着告诉记者: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工艺文化方面,我们中国的寿山石雕刻题材很多还是以神仙、佛像、弥勒为主,虽然西方一些题材也是从宗教里衍生而来,但是他们却更具人性化。中国传统艺人需要走出去,身处其中去体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们这样才能亲身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艺术差异,从中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学习进取,继而挖掘出自己最深的艺术潜能。
这几年,杨明远赴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地,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佛罗伦萨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大教堂看到了众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这些采用普通花岗岩和大理石创作的石雕作品却让观者为他们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叹为观止。感触良深的杨明说:“相比之下,寿山石是大自然对于寿山石雕艺术者最为珍贵的馈赠,它具备了世界上最华丽的色彩和最佳的雕刻硬度。作为一位寿山石雕艺人,我们应该珍惜有限的资源,不能只是做一名石匠,要知道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一种灵魂在背后支撑,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艺术,开拓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不为世俗价值观所左右,这才是艺人良好的品质。中国多彩多姿的传统工艺美术之所以在传承、创新、发展,就是因为它们凝聚着更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
寿山石文化不仅仅是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它更是与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提法和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思的提出,福州,这个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次被历史选中,成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寿山石文化走向世界势在必然。
杨明用他的雕刻艺术尽自己的所能搭建着一座沟通东西方艺术交流的桥梁。我们期待他下一站的巡展,也期待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能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把我们的国石闪耀在国际的舞台,把我们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寿山石雕技艺和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 |
![]() |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