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热点图片 > 正文
传统柴窑烧制陶瓷技术烧制将乐安仁陶瓷 供不应求
http://wmf.fjsen.com 2015-10-28 10:59:40 沙观球 来源: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茶壶坯

隔仓阶梯式龙窑

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

陈克余在制坯

  ●三明日报将乐记者站 沙观球/文 三明日报记者 林文斌/图

深秋时节,10月5日,在当地人的引导下,记者来到将乐县安仁乡蜈蚣鼻村大南坑自然村,群山环绕中,全市唯一仅存的传统手工制陶厂在狭长的山间小盆地里十分显眼,一群慕名而来的福州游客正兴致勃勃地观看陈克余父子烧窑、纯手工拉坯和利坯,瓷器。

将乐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至宋元时期窑场林立,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发展,目前,将乐县仅存安仁乡蜈蚣鼻大南坑仍有陶瓷生产即将乐县陈记柴窑陶瓷厂。

5日凌晨1点就开始烧窑,今年63岁的陈克余告诉我们,自己的这个厂从清朝乾隆年间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13岁就跟父亲陈子和学,到自己儿子这一代已经传承10代人了。大南坑自然村是安仁陶器手工艺制作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目前,全村仍然有60多人,掌握传统柴窑烧制陶瓷技术,自己的古柴窑,是我省唯一在烧的隔仓阶梯式龙窑。

据了解,大批量生产陶瓷制品一般都采用气窑和电窑进行烧制。柴窑烧制在国内已很罕见了,即使有古柴窑在也只是摆设,无烧制技工。唯有将乐大南坑陈氏传承人陈克余、陈振云、陈立凤尚保留传统柴窑烧制陶瓷技术,烧制温度视所烧物品的原料而定,柴窑高温位置可达到1450度左右。

此次在柴窑烧制的陶瓷,大部分是仿宋代的瓷器、碗、佛像等40多个品种,大小800多件,是江西、福建等地客户定制的货,7日下午才能出窑。由于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陈克余就叫儿子陈振云带我们先观摩、了解。

“实际上,烧窑技术我从小就开始学习,现已掌握整个传统柴窑烧制陶瓷技术”,今年29岁的陈振云,从小就喜欢陶瓷,经常捏制一些动物给伙伴、同学,在读初中时,就跟父亲烧窑,2005年以来,已上大学的他利用每个寒暑假先后到德化、景德镇、厦门等地学雕塑、雕刻。“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了。”陈振云说,“我父亲10来岁就无法继续上学从此开始制陶,50多年过去了,他见证着陶厂的兴衰起伏。但这是一门手艺活,有6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陶瓷制作要选用特定的泥土,经人工敲碎、水碓冲打、手工淘洗、炼泥、拉坯、利坯、晾晒、修整、补水、绘画、上釉、刮底、满窑、烧窑等工艺。需要踩泥两腿浆,脱胚两手泥,烧窑满脸黑,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2013年底,他正式接了父亲的班,成为大南坑陈姓家族手工陶器制作的第十代传人。

在成品展示间,琳琅满目、造型精美的陶制品吸引游客的目光,在一片赞叹和拍照声中,陈振云向大家介绍:大南坑柴窑陶瓷具有稀缺性。烧一次窑要有2个以上经验丰富的技工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柴窑瓷器润泽度自然。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燃烧充分,在燃烧过程中柴窑的独特窑型利于窑温的把控和强还原气氛的产生,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柴窑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独特风格,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景德镇、德化的客商还特意把做好的泥坯放在这柴窑烧制。

手捧着一个胎质纯透、釉色光滑的陶瓷,陈振云面露喜色地说,这是自己花了45天制作的仿宋代陶瓷作品《五龙笔筒》,今年4月,第一次参赛,就获得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奖。

目前,这个沿袭“人捏柴火烧”传统工艺的手工制陶厂已生产出碗、盏、佛像等仿古陶瓷100多个品种,北京、上海,内蒙古、台湾、日本等地的客户纷纷前来定制,产品供不应求,时常陶瓷快要出窑时,很多客商就到瓷窑等,今年,截至9月底,已销售大小仿古瓷器4000多件。

参观之余,陈克余父子还现场演示了手工拉坯等技术,游客也饶有兴趣地跟着像模像样地学起来。

“安仁陶器手工制作技艺是一门传统技艺,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随行的安仁乡宣传委员林文集说道。

去年以来,安仁乡已着手对安仁陶器进行保护。在抢救性保护方面,收集有关“安仁陶器手工制作技艺”文字、图片,建立档案,并积极申报省级非遗名录。对涉及的相关设施、器物、工具进行修复与保护,采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保护完整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及原料和工艺流程,积极申报项目传承人,保护以陈克余为代表的传承人和老艺人。收集民间残留的陶器,依托县博物馆建立收藏室,广泛开展展示活动;在传承性保护方面,加大安仁陶器制作技艺宣传力度;申报注册“安仁陶瓷”知名商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在生产性保护方面,解决制陶厂址“三通”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指导业主加强与德化等地的交流,做大具有本地特色的陶器产品,并适时转型生产高雅的艺术、文化类陶器,并适时对窑炉关键部位进行技改,优化制作、烧制流程。

有了传承,有了保护,安仁陶器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