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1897年清代老护照打开漳浦老侨领漂洋过海的传奇
http://wmf.fjsen.com 2015-10-28 10:27:14 苏禹成 胡婧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新加坡著名华人史学者柯木林介绍,新加坡是中国在海外设置领事的第一个地方。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1887年后,中国驻新加坡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领事升为总领事,兼辖海门(海峡殖民地)等处。

  而王佳禄的后人王一民女士说,王加禄生于1860年,原籍漳浦前亭镇过港村。年少时在厦门打工,20多岁到南洋经营烟草生意,并在印尼泗水市开办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创办印尼安班澜中华总商会。1892年,荷兰属东印尼殖民政府晋封王加禄为“甲必丹”(甲必丹为荷语译音:即管理一个区域的华人领袖)并赐其金字牌匾。

  清政府先后御封王加禄为“监生州同”、“同知”职衔,并赏赐银牌官服给予加冕。王加禄于1950年逝世。

  王加禄后人散居在印尼、香港、中国大陆各地,前年,王加禄族人集资在漳浦旧居修复王加禄纪念馆,海内外族人也先后捐出王加禄相关历史遗物,这张护照也从海外收归回国。

  □相关阅读

  中国历代护照

  长期从事外交和领事工作的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曾出过《中国护照》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护照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证件,在古代中国已实行了几千年的时间,其材质有竹简、布帛、木板、金玉、纸张等。不同时代,称谓也不同。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两种新的护照,元代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

  在清朝中叶之前,中国并没有“护照”的概念。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开始授权驻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发放型式不一的护照,颁发制度也从简陋转趋正规,除了总理衙门之外,驻中国各国领事馆皆可发放。其作用或用途并不是一种身份凭证,而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签发的通行证。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王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