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热点图片 > 正文
金门 发现记忆里的原乡
2015-10-23 10:26:02 来源:东南早报

不长的模范街,悠长的回味在其中。

曾经,多少次站在围头港边凝望,凝望着对岸那美丽的金门岛…… 终于,夏末初秋的季节,带上一份略显小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这里,开始了一次寻找原乡的旅行。

初识

你是那样的亲切与陌生

金门,古称“浯洲”,又名“仙洲”、“浯江”等,因金门城地形“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得名“金门”,是泉州所辖待统一的县,位于福建九龙江口,与泉州、厦门毗邻。金门岛呈东西两头宽、中间窄,所以当地人都说像块“狗骨头”,也形如一只美丽的海上蝴蝶。

从泉州的石井码头乘船,只需要短短一个小时。

从水头码头踏上金门岛,亲切的闽南乡音扑面而来,一句句问候如在泉州街头巷尾邻里的寒暄。从水头到金城镇的路上,两旁的建筑与民宅与晋江、石狮一带的乡里一模一样,路上人少车也少,接待我们的司机介绍说,户籍在金门的人口只有5万,而实际居住的却没有这么多。金门县政府给予当地人很优厚的福利,所以这里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听了这一席话后,我们打趣问道:如何才能成为“金门人”?司机答曰:“娶一位金门姑娘,把自己‘嫁’到金门来呀!”

来金门不能不到莒光楼

当车子进入金城镇之后,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台湾电视剧中的街景:不宽的街道,干净整洁,难以寻觅一丝的垃圾,时不时会有机车(大陆称“摩托车”)从身边穿过;而马路两旁的店铺,立着林林总总满是繁体字的竖式招牌。

金城镇是金门县的中心,分布着各类政府机构、车站、学校、邮局、银行等机构,还有那四通八达的街巷和庙口熙熙攘攘的人流。许多游客会在这里的药妆店、特产商店购物,会拿着美食地图寻找舌尖的美味。

行走在模范街,这里延续着闽南风情的骑楼,沿街的吆喝叫卖声是如此亲切;与之相连的邱良功贞节牌坊一带是夜宵和美食的聚集地:寿记广东粥、蚵仔面线、福记肉羹面、炸蚵爹、榕榕园牛肉面等等,肯定能让你垂涎三尺。这里的店铺都不大,也没用过多奢华的装修,基本保持着质朴的形态,那些出名的小吃店前,每到饭点总能看见停着整齐的一排机车,食客与店主显得那样的默契和有礼,几乎每家店都是明码标价,无须担忧挨宰;更可贵的是,这里没有随意的摆摊设点,每家店前都保持得那样干净,没有一丝的油污与垃圾。

村头的风狮爷,既是对远方来客的欢迎,更是村民的守护神。

感知

战争与和平的对话

众所周知,两岸特殊的关系,让金门曾经扮演了半个世纪前沿战地的角色;直至今日,两岸关系缓和,金门岛才逐步解除军事管制,迈入旅游观光业的时代,也成为推动两岸关系互动的关键角色。

金门之行,我们骑着电动自行车,去寻找一个个战争留下来的遗址。

作为金门最著名的景点,莒光楼是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1952年,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辟建莒光楼,用以表彰当兵的英勇事迹,弘扬“毋忘在莒”的精神。莒光楼由著名建筑师沉学海所设计,为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外观雄伟,楼内飞檐画栋,碧瓦朱柱。登上莒光楼,可以一览浯江海潮,眺望远处建功屿上泉州市人民政府赠送的郑成功雕像。时间的推移,让这里演变为展示金门文化的会客厅,成为很多游客来到金门的首选景点。因而,没到过莒光楼,别夸说到过金门。

骑着电动自行车,慢悠悠地享受小岛的宁静。

金门岛上至今依然保存着很多战地设施,古宁头就是较为有名的地理坐标。这里因为60多年前那场古宁头大战而闻名。如今,古宁头北村还保存着当年解放军作战指挥的小洋楼,抚摸枪林弹雨留下的斑驳印迹,方能体会和平对于这里的人民来说是那样的珍贵。除此,在古宁头海岸还能看见当年用于攻心战的播音枪以及海滩上竖着的反登陆桩;不同的是,今天的播音墙传出的是邓丽君甜美的歌声,而那些反登陆桩则成为石蚵生长的理想场所。

由于战争的需要,金门岛上有很多坑道,较为著名的是翟山坑道。翟山坑道位于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为一小艇坑道,可容小艇42艘,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分,当时是为了供登陆的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而修建。今天的翟山坑道,在灯光的映衬下,少了战争的气息,多了几分幽静,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各类的音乐节,成为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理想的舞台。

金门老地标——得月楼

品味

古厝里读懂你的前世今生

来到金门,吸引我们的是那些老房子、老街巷,希望能从中寻找到记忆里的原乡。

金城镇的模范街,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老街。“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模范街两旁闽南传统的红砖骑楼建筑,带有浓厚的南洋气息,街上的店铺不大,不时传出闽南语的吆喝声,与泉州的中山街极为相似,似乎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泉州街市。附近的小巷中,药铺高高的柜台,庙口小店琳琅满目的商品,阿婆面线手摇的制面机器……很多店铺依旧沿袭着“古早味”。

距金城镇不远的水头聚落,保存着一大片闽南民居,得月楼即是其一。得月楼曾经是金门最高的建筑,建于民国二十年,为警戒及防御盗匪的枪楼,虽为防御之用,但碉堡外墙上精美的雕饰与优雅的线条,却极具美感,在一大片燕尾脊的闽南民居中,既像那护佑聚落安全的“风狮爷”,从侧面看又如同极富韵味的金门姑娘。水头聚落的民居是闽南建筑的精髓,考究的做工,精美的装饰,巧妙的颜色搭配,在蓝天白云和绿草鲜花的掩映下,成为在外游子守望乡愁的符号。

翟山坑道成为年轻人举办音乐会的好去处

从得月楼闲步而出,经过金水“国民小学”。这是一处当地黄姓家族在南洋打拼赚钱回乡建造的西洋式建筑,具有阿拉伯风味,建筑格局呈回字形,正面山头饰有精美的雕刻及鲍鱼、天使、梅花、牡丹、葡萄、凤凰等泥塑装饰,增添活泼色彩与民俗之美。金门政府于民国三十九年借来作为“国小”,为当时金门少见规模最大的学校建筑群,是许多金门老人的母校。走进金水“国小”,里面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中间是礼堂,两旁为教室,在这里可以来一场致青春的卖萌。金水国小除了保留一间当年的教室,其他的教室都辟成展览馆,有的是以当时的课文为蓝本,游客可以听到“国语”、“English”、“台语”和“闽南语”四种不同语言诵读的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闽台特色;有的教室通过情景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介绍金门人出洋的血泪沧桑历史。

翌日清晨,我们直奔沙美,那里有我们要寻找的山后民俗文化村。经过10余公里的骑行,我们来到山后十八栋双落古厝,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是旅日侨领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分赠山后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全部房舍采用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承袭了泉州、漳州的建筑风貌。走进民俗村,就像到了泉州晋江的五店市,仿佛回到了家,心也安静了下来。(倪俊峰赖小玲 文/图)

 

其它热图

长乐一村子连续办20年金婚敬老宴 定格幸福瞬间

重阳节 倍思亲 “小青果”们有话要对家人说

重阳节里的爱与阳光

聚焦青运会感人画面

“绿色青运,环保先行”全民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启动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